课件编号2374851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学案 (3)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16288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课,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学案
  • cover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学案 [课标要求] 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一、弃医从政、图谋救国 1.弃医从政 19世纪末,孙中山放弃行医,开始从事政治活动。 2.转向革命 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上书李鸿章,但没有受到重视,意识到通过上书请愿的办法来改革中国的政治是行不通的。 [特别关注] 孙中山弃医从政,充分体现了个人职业选择以国家前途、民族未来为重。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 深化探究 材料 1889年,孙中山写了《致郑藻如书 》,提出了改造乡村的三点意见:一是鼓励农民,发展农桑;二是立会设局,劝戒吸食鸦片;三是办学校、兴教育。试图通过在家乡试行乡村改革,进而推向全国,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1894年,他又写了《上李鸿章书》,提出一整套经济改革的方案。 思考 (1)上述材料说明当时孙中山怎样的救国主张?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和他的个人经历分析原因。 (2)孙中山上述努力的结果怎样?对他有什么触动? 答案 (1)通过社会改良运动,发展资本主义,使国家富强。当时思想改良主义盛行,孙中山接受的是西方教育。 (2)上书毫无结果。孙中山认识到改良道路走不通,走上了武装反清的革命道路。 二、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兴中会 (1)时间、地点:1894年,檀香山。 (2)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4)影响: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 2.同盟会 (1)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2)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4)意义: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教材互补] 三民主义的提出,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 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成为革命党人战斗的口号和团结的旗帜。(人民版) 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准备 (1)思想上:与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派展开论战。 (2)军事上:策划、组织和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2.经过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2)建立民国 ①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②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3)颁布《临时约法》 ①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 ②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意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 赋予国民自由权利,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 3.意义 (1)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重点精讲]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直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