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8870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419983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课,秦统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 cover
(课件网) “公元前 300 年,赵国邯郸商人王利赶着两辆马车,载着十匹赵地丝绸前往楚国郢都。出邯郸城时,守城官吏用竹简登记货物,上面刻着赵国文字;行至魏楚边境,关卡士兵指着车上的‘尖足布币’摇头:‘楚国只用蚁鼻钱,你这布币得去市集找钱庄兑换,不过…… 汇率嘛,要看我们大楚的行情。’ 导入 “如果你是这位商人,你最渴望什么样的改变?” “要是天下都一样,该有多好!”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目录 一 二 三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秦的统一 秦朝的暴政 “这支地下军队为何能历经两千多年仍气势恢宏?秦始皇陵中为何会陪葬数量如此庞大、规格统一的陶俑?” 思考:这种 “标准化” 的背后,需要怎样的国家力量支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只有统一的国家,才能调动全国资源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 一、秦的统一 一、秦的统一 (一)时代背景———时代趋势 战国中后期,统一渐成共识,孟子 “定于一”、《吕氏春秋》“乱莫大于无天子” 思想体现这一趋势,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 思考:下面这段话体现了秦统一的哪几个时代趋势 经济需求 思想共识 人民渴望 1.地理与基础:秦据关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地理优越、物质基础厚。 2.政治与改革: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吏治清明;商鞅变法后尊法家、奖耕战,国力日盛,为统一奠基。 3.人才策略:广纳贤才,李斯《谏逐客书》促使秦王嬴政重视人才,网罗天下英才助力发展。 思考:战国七雄纷争不断,为啥最终是秦国笑到最后、完成统一? 一、秦的统一 (一)时代背景———秦国优势 地理给了秦国 “硬底气” , 政治改革 + 传承给了 “制度力” , 人才策略给了 “脑力值” 学思之窗:从人才角度分析,为什么秦能够统一六国 广纳人才:秦王嬴政改变逐客令,网罗天下英才,不问出身国籍,吸纳各国人才为秦所用。 人才效力:外来人才愿为秦效忠,如李斯等,他们的智慧、才能助力秦国发展,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出谋划策,增强秦国实力,为统一奠基 。 公元前 230— 前 221 年,秦采 “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灭东方六国,建秦朝,定都咸阳 。 十年征战,“远交近攻”、天下归一 一、秦的统一 (二)统一进程———战略方针 可概括为 1.南方:征服南方越族,加强对云、贵西 南夷控制。 2.北方:击退匈奴,公元前 214 年修西起 临洮、 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朝的疆域拓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扩大了中国的版图,还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后来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考:秦朝疆域拓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 何意义? 一、秦的统一 (二)统一进程———拓展疆域 过渡 “从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国用十年时间灭六国,这仅仅是军事胜利吗?统一之后,秦始皇如何让‘天下归一’从地域统一走向制度统一?” “公元前 300 年,赵国邯郸商人王利赶着两辆马车…… 汇率嘛,要看我们大楚的行情。’王利咬咬牙,用 10 枚赵币换了 35 枚楚币 ——— 比昨日市价少了 5 枚。刚进楚境,车轮突然卡在车辙里:赵国车轨宽 6 尺,楚国却只有 5 尺半,车轮在窄轨上颠簸,车轴‘咔嚓’一声断裂。他只好花高价雇佣楚地工匠,照着楚轨尺寸重修车轮,耽误了三天行程。 问题: “王利在楚地遇到了这些困难的根源是什么? 各国货币、车轨、度量衡、文字不统一 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兼采 “三皇五帝” 名号,定 “皇帝” 称谓,自称 “始皇帝”,皇帝掌最高决策权,突出独尊地位。 2.中央官制:设三公九卿,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辅政,九卿掌具体事务,组成中央政府。 3.地方制度:废分封,推广郡县制,设郡、县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