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第十四章 内能与热机 第1节 内能及其改变 1.掌握内能概念及单位,知道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2.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橡皮塞被冲开了? 运动着的篮球 运动着的分子 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着的分子也有动能。 1.分子动能: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 类 比 知识点一:物体的内能 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 分子间互相吸引和排斥 类 比 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并有空隙而具有的能。 结论: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 3.内能的含义 4. 对内能的理解 ① 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北极的冰山 炽热的铁水 ②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不论温度高低) 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分了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注:物理学中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又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5.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一杯水加热或常温 质量200g和 质量100g的水 0℃的冰熔化成0℃的水 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等有关 同一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多,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6. 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 联系 区别 二者都是能量,单位都是焦耳 机械能是宏观物体所具有的能量; 内能是物体内部微观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是永远具有内能) 1. 用火焰加热 2. 太阳晒 3. 用砂纸摩擦 4. 用手焐 5. 在地上摩擦 6. 用锤子不断敲击 7. 反复弯折 8. …… 铜丝的温度升高了,说明铜丝的内能 增大了 上面的方法中,增大内能的方式是一样的吗? 改变内能的方法 想办法使一段铜丝温度升高(即内能增大),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用温度更高的物体使铁丝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的过程 往往伴随着运动 热传递 做功 知识点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把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 在这个过程中,工件温度 ,内能 ,冷水温度 ,内能 。 降低 减少 升高 增加 (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发生热传递的一些实例 对手呵气 烧水 棉被被晒得暖呼呼的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实验观察2 实验观察1 结论: ①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② 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③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生活及自然界中利用做功改变内能实例 从滑梯下滑时屁股有点发烫 冬天人们搓手感到暖和 做功改变内能 汽车急刹车时,轮胎克服地面间的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轮胎表面被烧焦。 流星穿越大气层时,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太高,达到流星燃点,流星燃烧。 1.热量的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称为热量,用字母Q 表示。 2.单位:焦耳,即焦(J)。 注意: (1)热量是过程量, 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 只能说“吸收”或 “放出” 多少热量。 (2)温差是条件, 传递的是热量。 知识点三:热量 高温物体 内能减少 低温物体 内能增加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发生转移 热传递过程中被传递的能量 符号:Q 单位:J(焦耳) 热传递的本质:内能的转移。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传递温度) 温度、热量、内能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温度 热量 内能 区 别 概念 量的性质 表述 单位 联系 物体吸热,内能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 物体放热,内能会减少,但物体的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 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上:反应物体中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