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3课 《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02 反复诵读文章,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难点) 01 整体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重点) 03 背诵课文,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学习目标 初读感知 PART 01 听课文范读音频,留意文章的停顿处,并在教材上做标记。 朗读课文 读音准确 富有节奏 读出情感 停连恰当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ɡ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ɡ)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ɡ)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从题目中,你读到哪些信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编者加的,意思是“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题目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以此为题,主旨鲜明。 初读思考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兴起,指被任用 选拔,任用 田地 捣土用的杵 集市 译文: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集市中被赎出而用为大夫。 结合工具书和文后注释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违背 使……经受饥饿之苦 使……痛苦 材资缺乏 增加。曾,同“曾” 使……劳累 扰乱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常常犯错误 同“横”,梗塞,不顺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指在国内 征验、表现 匹敌、相当 显露、流露 了解、明白 同“弼”,辅佐 指在国外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讲道理: (正面) (反面) :六个人物的事例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个人 的弊害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摆事实 艰苦磨炼的益处 国家 安乐无忧 理清结构 基础梳理 PART 02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 (3)征于色:_____ (4)而后喻:_____ 田地 选拔,任用 征验,表现 了解,明白 2.一词多义。 士 管夷吾举于士:_____ 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 狱官 辅佐君王的贤士 3.特殊句式。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译文:_____ 状语后置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