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0533

第八章 素养提升课(五) 动能定理的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99397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八,学案,第二,必修,2019,人教
    素养提升课(五) 动能定理的应用 1.进一步理解动能定理,会分析动能定理的图像问题。 2.能够利用动能定理解决曲线运动问题及多过程问题。  动能定理的图像问题 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或图像斜率的含义 (1) (2) (3) (4) (5)  F-x图像 【典例1】 一物体在恒定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逐渐减小,当拉力减小到零时物体刚好停止运动,图中给出了拉力随物体位移变化的图像。则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动能约为(  ) A.36 J  B.72 J    C.98 J    D.124 J [听课记录]_____ _____ _____ _____  Ek-x图像 【典例2】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给滑块一定的初速度v0,使其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动,经测量描绘出了滑块的动能与滑块的位移的变化规律图线,如图所示。用μ表示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滑块的质量为m=19 kg,g=10 m/s2。则v0和μ分别等于(  ) A.1 m/s 0.01    B.0.1 m/s 0.01 C.1 m/s 0.05 D.0.1 m/s 0.05 [听课记录]_____ _____ _____ _____  a-x图像 【典例3】 如图甲所示,在一无限大的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以物体所在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现给物体施加一沿x轴正方向的作用力F,其加速度a与坐标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在x=4 m处,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 A.4 m/s B.2 m/s C.2 m/s D.无法计算 [听课记录]_____ _____ _____ _____  v-t图像 【典例4】 (多选)某动车以额定功率P在平直轨道上加速启动,若该动车的质量为m,受到的阻力f保持不变,其出站过程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动车在0~t0时间内(  ) A.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B.牵引力做功W= C.最大速度vm= D.平均速度< [听课记录]_____ _____ _____ _____  P-t图像 【典例5】 (多选)一质量为m=0.8 kg的电动玩具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遥控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恒定,牵引力的功率与运动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从t0=1.6 s开始小车以恒定的速度vm=5 m/s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大小为2 N B.0到t0时间内,小车的位移为13.5 m C.当小车的速度为v0=2 m/s时牵引力为10 N D.当小车的速度为v1=2.5 m/s时加速度为15 m/s2 [听课记录]_____ _____ _____ _____ [针对训练] 1.踢毽子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在无风天气里,毽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下落的速度大小成正比。一毽子从很高处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运动的时间为t、下落的高度为h、速度大小为v、重力势能为Ep、动能为Ek。以地面为零重力势能面。则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沿x轴运动,出发点为x轴零点,拉力做的功W与物体坐标x的关系如图所示。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x=1 m时,拉力的功率为12 W B.在x=2 m时,物体的动能为2 J C.从x=0运动到x=4 m,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8 J D.从x=0运动到x=4 m的过程中,物体的最大速度为6 m/s  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 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对于合力是变力,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同样适用。也就是说,动能定理适用于任何力作用下、以任何形式运动的物体,具有普适性。  求变化的弹力做的功 【典例6】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质量为m的物体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设物体在斜面最低点A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从A到C的过程中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