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1645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日期:2025-09-2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54727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工程,生物技术,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第2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举例说明植物细胞工程利用快速繁殖、脱毒、次生代谢产物生产、育种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知识点1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1.快速繁殖 (1)快速繁殖技术: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_____技术。 (2)特点 2.作物脱毒 (1)选材部位:植物顶端_____。 (2)选材原因:_____的病毒极少,甚至_____。 (3)实例:目前采用_____培养技术脱去病毒,已在马铃薯、草莓、大蒜、甘蔗、菠萝和香蕉等许多作物上获得成功。 3.单倍体育种 (1)过程:_____离体培养―→_____植株纯合子植株。 (2)优点 ①二倍体植株的后代是纯合子,遗传性状相对_____。 ②极大地缩短了_____。 利用玉米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然后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短时间内可获得纯合的二倍体。所有植物均可利用单倍体育种快速获得纯合子吗? _____ 4.突变体的利用 (1)产生原因: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细胞容易受到_____和_____(如射线、_____等)的影响而_____。 (2)利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_____,进而培育成_____。 基于对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的认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快速繁殖本质上是一种无性繁殖。 (  ) 2.作物脱毒后不再感染病毒。 (  ) 3.作物脱毒所培养的材料常选自顶端分生组织。 (  ) 4.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培育的遗传学原理是一致的。 (  ) 1.学习植物繁殖的新途径,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快速繁殖得到的产品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原因是什么? _____ (2)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的脱毒苗抗病毒吗?为什么? _____ (3)马铃薯、草莓和香蕉脱毒苗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为什么小麦和玉米脱毒苗却基本没有变化? _____ 2.根据下面的植物新品种的培育过程,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单倍体育种的流程图 正常二倍体植株―→花药单倍体幼苗纯合子―→选择所需类型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突变体的过程: (1)单倍体育种具有什么优点? _____ (2)单倍体育种为什么能为体细胞诱变育种和研究遗传突变提供理想材料? _____ (3)为什么培养至愈伤组织时才进行诱变处理? _____ (4)诱导分化得到的突变体都可以利用吗?为什么? _____ 1.两种植物繁殖的新途径的比较 繁殖新途径 取材 优点 技术 快速繁殖 (微型繁殖) 取材广泛 ①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②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植物组 织培养 作物脱毒 顶端分生 区附近 获得高产、优质的脱毒苗 2.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育种方法 原理 过程 优点 快速繁殖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 再分化 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突变体 的利用 突变、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后再筛选 提高突变率,获得优良性状 单倍体育种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染色体变异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植物体细 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原生质体融合、杂种植物细胞组织培养 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 1.研究发现,经水浴处理后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的草莓幼苗脱毒效果更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B.40 ℃水浴可能有利于延缓病毒增殖扩散速度 C.剥取的茎尖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D.脱毒苗具有病毒抗性,不会再感染病毒 2.如图是对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所作的处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a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花药离体培养 B.过程b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可以得到4种基因型的玉米植株 C.过程c和d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D.图中过程a或过程c、d能够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④需要光照条件 B.过程②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