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3267

11.2 滑轮第2课时(教学课件35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34399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2,滑轮,2课时,教学课件,35页,初中
  • cover
(课件网) 苏科版2025 第2节 滑轮 生活中的轮轴 学习目标 温故知新 活动:判断定滑轮和动滑轮 当堂评价 轮轴 轮轴的定义及工作特点 滑轮组工作时的特点 ② 滑轮组 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与功 1.进一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以及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知道滑轮组的作用,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3.了解轮轴的作用,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轮轴省力的原因。 1.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构造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过程中,_____ ____的滑轮叫定滑轮,_____的滑轮称为动滑轮。使用定滑轮不能_____,但可以改变_____;使用单个动滑轮最多省_____,但不改变_____。 2.滑轮的实质是变形的杠杆。定滑轮可看作动力臂与阻力臂_____的杠杆;动滑轮可以看作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的杠杆。 轮轴固定不 动 轮轴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 省力 力的方向 一半的力 力的方向 相等 二倍 (1)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时,提升的物重分别是:G甲=___ N,G乙=___ N; (2)动滑轮重3 N,若不计绳重和摩擦阻力,则提升的物重分别是:G甲=____ N,G乙=____ N; (3)在物体被提升2 m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是:s甲=____ m,s乙=____ m; (4)当物体被提升速度都是0.2 m/s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是:v甲=____ m/s,v乙=_____ m/s。 3.如图所示,利用滑轮匀速向上提升重物。已知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甲=F乙=50 N。则: 50 100 97 50 2 4 0.2 0.4 活动:判断动滑轮和定滑轮 (1)如图所示,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家用手摇晾衣架,请判断该装置中属于动滑轮是 ,属于定滑轮是 。并讨论使用该晾衣架的优点有哪些? 答: 。 A、D B、C、E、H 使用该装置不但可以省力而且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活动:判断动滑轮和定滑轮 (2)如图所示,用滑轮提升物体的情景,请判断各装置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甲装置:定滑轮 个,动滑轮 个;乙装置:定滑轮 个,动滑轮 个;丙装置:定滑轮 个,动滑轮 个;丁装置:定滑轮 个,动滑轮 个。 甲 乙 丙 丁 1 1 1 2 2 1 2 2 一、滑轮组 1.定义:把 滑轮和 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练习 定 动 请用笔画线,将下列的滑轮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绕起来。 一、滑轮组 2.特点:既可以_____,又可以_____,但费距离。 3.F与G、s与h的关系: (2)重物上升高度h与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的关系:s=nh。 (1)不考虑动滑轮重及摩擦的情况:F=; 忽略绳重和摩擦,考虑动滑轮的重:F=;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 G F S 为绳端移动的距离,h 为物体上升高度. n 为承担物体重量的绳子的股数. 特点: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如何判断承担物重绳子的股数n: 如图所示,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它们隔离开来,数一下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头数目,即为承担物体重量的绳子的股数n。 方法指导 4.请按照提供的方法,判断图中承担物重绳子的股数。 答案 3 ③“等动始,不等少始”。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相等时,绳子起始端固定在____滑轮上开始绕绳,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最多,即最省力;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不相等时,绳子起始端固定在个数___(选填“少”或“多”)的滑轮上开始绕绳,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最多,即最省力。 认真观察上述绕线方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①对于动、定滑轮个数已定的滑轮组,绕绳方法只有_____种; ②“奇动偶定,由内向外”。如果n为奇数,则绳子起始端固定在____滑轮的挂勾上,并按照由内向外开始绕绳;如果n为偶数,则绳子起始端固定在_____滑轮的挂勾上,并按照由内向外开始绕绳; 绕法1 G F 绕法2 G F 绕法1 G F 绕法2 G F ③“等动始,不等少始”。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相等时,绳子起始端固定在____滑轮上开始绕绳,承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