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3380

第八课 第三框 法治社会(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9-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3188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法治,第八,政治,必修,编版,统编
    第三框 法治社会 理清主干知识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1.内涵 法治社会是指   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2.具体表现 角度 具体表现 体现 从法治意 识来看 (信法) 全社会对法治   ,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     从法律实 施来看 (守法)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遵守,   得以实现,   得到履行,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从实施效 果来看 (用法)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     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   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   、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二)建设法治社会 1.要求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①法治社会建设需要    共同参与。 ②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①深化     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②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     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     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     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     。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①强化   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②完善调解、仲裁、     、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微|点|拨| 法律援助制度 是国家对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权利的公民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2.意义 (1)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使全社会更好地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     。 (2)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    。 |微|观|察| 某村通过组建“彩虹桥”法律援助团队、举办法治文艺演出、深化法治宣传形式等,引导村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建成法治广场、法治讲堂等载体,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村民的纠纷矛盾率明显下降。 该村是如何增强村民法治观念的 释解核心要点 [议题材料]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二: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人民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是法治国家的主人。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只有人人参与的法治,全民守法才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只有将法治观念植根于民心,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中国才能形神兼具,行稳致远。 材料三:某地为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行了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创新普法宣传模式,首创“百姓法治讲堂”,为居民普及法律常识;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实施“定制式普法”;开辟“绿色通道”,开展法律援助,维护务工人员权益,及时化解矛盾;加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