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大概念整体教学设计 [“数”说要点] 理清1条线索:法治思维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贯穿 理解3个内涵: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内涵 牢记3个措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措施(要求) 把握3个意义: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主题 系统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热点素材探究]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三根支柱。法治国家是目标,法治政府是主体,法治社会是基础,三者本质一致、目标一体、成效相关,缺少任何一个方面,法治中国建设都难以有效推进。 材料一: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2018年,我国宪法在第五次修订中增加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023年3月10日,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同年12月8日,国务院任命的52个部门和单位的73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材料二: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建设具有带动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还有一些难啃的硬骨头:一些地方行政决策听取群众意见不充分,造成某些重大项目因群众不了解、不支持而无法落地;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力度不够,与上位法冲突的情况仍然存在,在程序上存在透明度不足、未向社会公布即实施等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显得非常必要。 材料三: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治理中矛盾不断增多,与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存在差距。比如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治安等问题、信息化过程中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等问题。 [问题设计]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对建设法治中国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法治中国建设”的角度,阐述如何更好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3.有人认为,建设法治国家就是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法治国家”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4.请你选取社会治理中的一个具体问题,以“建设法治社会 促进社会和谐”为研究视角,撰写一份课题研究方案的提纲。要求:①课题研究方案包括课题名、选题的缘由、研究的内容及对策等部分。②研究内容与对策部分,注意事理结合。③总字数在300字左右。 [主题知识系统] |思|维|建|模| 法治中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坚持“三个一体建设”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三根支柱。法治国家是目标,法治政府是主体,法治社会是基础,三者本质一致、目标一体、成效相关,缺少任何一个方面,法治中国建设都难以有效推进。 法 治 国 家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明确工作重点、作出部署安排,坚决贯彻落实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须坚持的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法 治 政 府 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把建设法治政府作为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法治国家基本建成的主要标志。建设法治政府对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各级政府是否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府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