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4005

【课堂无忧】苏教版三上 一天的时间4《记时知识知多少》(课件)

日期:2025-09-1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77779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堂,无忧,苏教版,三上,一天,时间
  • cover
(课件网) 第四课时 记时知识知多少 (苏教版)三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温故孕新 03 情境导入 05 变式深化 06 巩固练习 07 课堂小结 04 合作探究 08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从古代记时、时区等复杂现象中,抽象出记时方法的数学本质(如时间的标准化、区域化表示)。 01 02 了解中国古代记时文化和世界时区知识,感受数学文化的传承与多元,增强文化自信和全球视野。 03 在制作数学小报、分享记时知识时,发挥创意,用独特方式呈现探究成果,培养创新思维。 温故孕新 1.通过学习,你对时间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我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我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 我会计算经过时间。 温故孕新 2.考考大家。 用24 时记时法表示: 晚上7点 _____ 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经过了几小时? 19时 下午3点是15时 15-8 = 7(小时) 答:经过了7小时。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探究1 分层解码记时疑问 合作探究 分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些古人记时的方法?可以结合生活里听说的“时辰”“日晷”“漏刻”等词说说。 小组活动 合作探究 我国古人是怎样记时的?“午时”是什么意思 我听过“时辰”,古代把一天分成12个时辰,午时可能是其中一个。 日晷是用太阳影子看时间,漏刻是用滴水计时。 合作探究 古代一天分12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 小时,“午时”一般是中午11点到1点,是太阳最烈的时候。 合作探究 古人用日晷计时,靠太阳影子投射的刻度看时间。 晷针 晷面 底座 日晷通常由晷针(表)、晷面(带刻度的表座)、底座组成。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一日24小时。 合作探究 漏刻是中国古代利用水力计时的仪器,由铜制壶体与带刻度的漏箭构成,通过水匀速滴漏带动浮箭下降指示时间。 合作探究 古代还有很多计时工具。 合作探究 现代的计时工具。 合作探究 收音机总说“北京时间18时整”,为什么报时要说“北京时间”? 大家想想,咱们国家很大,东边和西边天亮、天黑时间一样吗? 东边天亮的要早一些,西边要晚一些。 合作探究 了让全国时间统一、方便生活,咱们国家选定北京所在的时区(东八区)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就是“北京时间”。 合作探究 为什么在宾馆大厅看到的北京时间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时间不一样 你知道吗? 合作探究 地球是圆的,太阳照到每个地方的时间不一样,就像咱们这里中午12点,有的国家是晚上,有的是早上。人们把地球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时间差1小时,北京在东八区,纽约、伦敦在不同时区,所以时间不同。 合作探究 和同桌模拟一下“时区时差”:你演北京,用北京时间;同桌演伦敦,时间比北京晚8小时,说说不同时间点对应的时刻,感受时差奇妙。 同伴活动 合作探究 小组任务: 你还对哪些方面的记时问题感兴趣 可以用文字、图画记录下来,做成“记时小问号”卡片。完成后,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换卡片,互相交流,解答疑问,不能解决的,一起上网、查资料找答案,下节课开分享。 合作探究 探究2 制作计时知识数学小报 合作探究 任务: 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或向老师、家长请教,把了解到的记时知识制作数学小报,和同学分享。 合作探究 想想,小报里可以放哪些计时知识? 学过的古人计时、24时计时法、北京时间、国际时差。 课外好奇的,比如“不同国家独特的计时传统”。 合作探究 怎么找资料? 去图书馆的话,找《时间的奥秘》《趣味历史》这类书,翻一翻“计时”“时间”相关的章节。 上网查要选靠谱的网站,比如科普网站、教育平台,搜 “古代计时方法”“时区知识”。 合作探究 怎么找资料? 向老师、家长请教时,把你的疑问说清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