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末综合测评(五) 原子核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23·广东卷)理论认为,大质量恒星塌缩成黑洞的过程,受核反应+O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是β粒子,β射线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 B.Y是β粒子,β射线电离能力比γ射线强 C.Y是α粒子,α射线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 D.Y是α粒子,α射线电离能力比γ射线强 2.有一种衰变叫EC衰变,EC衰变发生于核内中子数相对过少的放射性原子核。该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质子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并发射出一个中微子,而转变为一个中子。经过一次EC衰变后原子核的( ) A.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减少1 B.质量数增加1,原子序数不变 C.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不变 D.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增加1 3.锶82的半衰期是25天,如果有140 g锶 82,那么经过多少天只剩下17.5 g( ) A.25 B.45 C.65 D.75 4.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度v0=0.09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原子核,产生了质子。若某次碰撞可看成对心碰撞,碰后新核与质子同方向运动,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通过分析偏转半径可得出新核与质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0,已知质子质量为m。则( ) A.该核反应方程为+O+ B.质子的速度v≈0.2c C.若用两个上述质子发生对心弹性碰撞,则每个质子的动量变化量是0.2mc D.若用两个上述质子发生对心弹性碰撞,则每个质子的动量变化量方向与末动量方向相反 5.太阳中所发生的“氢聚变”实际上是借助碳、氮、氧的原子核的“催化作用”进行的,其具体反应过程为如图所示的六步循环,这个循环被称为“碳循环”,太阳能主要就是由这个“碳循环”产生的。请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粒子是电子 B.Y粒子是中子 C.①处所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O D.一个“碳循环”的总核反应方程为He+e 6.如图所示,曲线a、b、c、d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质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径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a、b为β粒子的径迹 B.a、b为γ粒子的径迹 C.c、d为α粒子的径迹 D.c、d为β粒子的径迹 7.(2023·浙江6月选考)“玉兔二号”装有核电池,不惧漫长寒冷的月夜。核电池将衰变释放的核能一部分转换成电能。的衰变方程为U+,则( ) A.衰变方程中的X等于233 B.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 C.比的比结合能小 D.月夜的寒冷导致的半衰期变大 8.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核,放出的一个α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R∶r=30∶1,如图所示,则( ) A.α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反冲核的原子序数为62 C.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2 D.反冲核与α粒子的速度之比为1∶62 9.静止在O点的原子核发生衰变的同时,空间中加入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之后衰变产物A、B两粒子的运动轨迹OM、ON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重力和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粒子均带正电 B.原子核发生的是α衰变 C.A粒子为 D.衰变后瞬间A、B两粒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5∶2 10.太阳目前处于主序星阶段,氢燃烧殆尽后将发生“氦闪”,进入红巨星阶段。“氦闪”是太阳内部的氦变成碳的过程,核反应方程为C(称为3α反应),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图像如图所示的比结合能取的比结合能取7.69 MeV)。已知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α反应是聚变反应 B.在3α反应中,电荷数守恒但质量数不守恒 C.比的稳定性强 D.一次3α反应亏损的质量约为0.007 86 u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1.(8分)一百多年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