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5467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3)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6次 大小:207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 cover
2.4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思维激活 19世纪30年代以后,法拉第关于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以及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导致了发电机、电动机、无线电通信等设备的发明和应用,引起了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右图便是法拉第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法拉第倍受人们的崇敬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的时代,为什么被称为“电气时代”? 提示: (1)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2)电力的应用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 。继发电机、电动机发明之后,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电”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自主整理 一、人类迈进“电气时代” 1.开始时间:19世纪中后期。 2.主要特点 (1)很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 (2)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3.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发电机、电动机相继研制 成功。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电”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化学工业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推动了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1.背景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 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这类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资本需求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2)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表现: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织。 3.影响: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 1.原因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表现:1870年以后的30年, 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非拉地区的粮食和原料源源运往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影响: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 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高手笔记 1.伴随着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完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注意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不同点。 3.注意分析电的应用范围,深刻认识电的应用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 4.大工业时代由于其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和技术 分工的细密程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拥有管理和技术知识的专业管理人员群体应运而生。 5.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世界经济(世界市场)与国际关系几个方面分析。 名师解惑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此问题,可以借鉴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条件的思路。 剖析:①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 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前提。②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广大殖民地的掠夺,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资本。③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科研之风和取得科技成就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