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5554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3)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2次 大小:264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课,战时,共产主义,斯大林模式,学案
  • cover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重点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学法指导】 1.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2.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文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联系中国目前改革开放的现实,认识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4.观看有关苏联的影视作品,阅读有关的文学作品,了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情况。 【学习过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1)国内: ; (2)国外: 。 2、目的: 。 3、特点: 。 4、内容(1) ; (2) ; (3) ; (4) 。 5、评价:进步性: ; 局限性: 。 二、新经济政策 1、必要性:(1) ; (2) 。 2、内容:(1) ; (2) ; (3) ; (4) 。 3、意义:(1) ; (2) 。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 3、经济上的表现:(1) ; (2) ;(3) 。 4、评价(1)功绩 ① ; ② 。 (2)弊端① ; ② ; ③ ; ④ 。 【知识链接】 一、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不同点 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政治、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剧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危机 性质和前提条件 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根本目的 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巩固工农联盟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方式 以市场调节为住,利用市场与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作用 使俄国的经济生产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相同点 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 推行;都缓解了危机 ;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在农业政策上都主张国家对农业进行干预或调节,以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 二、斯大林模式和西方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 西方模式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所有制形式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道路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 资本主义大农场 集体化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度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