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5585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案 (2)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337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课,经济建设,发展,曲折,教案
  • cover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 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解析史料、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 【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及人民公社 难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屡遭挫折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 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其原因有三:一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二是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搜刮,三是战争的破坏。 【合作探究】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对比课本p38p39图表加以说明)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 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仅仅经过三年的时间,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2、第一个五年计划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毛泽东 的:“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段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不仅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残缺不全。中国人民自然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 【合作探究】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 工业化国家,政府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其基本任务是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1953年政府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 划,其基本任务是: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一是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基地;二是交通建设成就巨大;三是初步奠定了工业的基础。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历史纵横】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党的正确领导; 广大工人和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3、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 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消灭了剥削阶级,避免了两极分化。党和国家还创造性地采用赎买政策,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资本主义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合作探究】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成功标志着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至此,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对部分工商业者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以致遗留了部分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