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6184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课件+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10-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27692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植被,人教,教师,答案,作业,课时
    第一节 植被 (时间:30分钟 满分:65分) 课时作业1 植被(A) 基础达标  ———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图1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 甲 大漠胡杨   乙 兴安林海 丙 海南椰树   丁 黄山迎客松 图1 1.甲图中大漠胡杨所属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荒漠植被 【答案】 B 【解析】 胡杨树生长于干旱气候区,受气候影响属于夏季葱绿、冬季落叶的落叶阔叶林,B正确。 2.下列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热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答案】 A 【解析】 甲图为大漠胡杨,胡杨主要生长在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光照充足,冬冷夏热,A正确;乙区域位于东北地区,该区域冬季林区有林海雪原景象,冻土广布,高原面积小,B错误;丙区域位于海南岛,土壤为砖红壤,受雨水淋溶影响,土壤贫瘠,水热充足,C错误;风力侵蚀现象主要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主要在黄土高原地区,D错误。 3.下列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答案】 C 【解析】 甲地植物根系发达是因为气候干旱,降水少;乙地叶呈针状是因为气温较低;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温较高,林木四季常绿;丁地植物生长较快,主要是因为夏季高温多雨,C正确。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实验林场位于长白山脉,海拔400~600米,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4~5℃。图2为实验林场阴坡和阳坡长白落叶松用材林不同林龄阶段生长示意图。据此回答 4~5题。 图2 4.长白落叶松所属植被类型为(  ) [A]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答案】 A 【解析】 长白山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4~5 ℃,热量条件较差,长白落叶松属于针叶林,A正确。 5.该实验林场阳坡和阴坡同一林龄落叶松差异最显著的是(  ) [A]树高 [B]胸径 [C]树冠密度 [D]树冠长度 【答案】 C 【解析】 阴坡由于光照条件相对较弱,温度相对较低,湿度较大,有利于落叶松树冠的生长,同时落叶松为了获取更多的光照,树冠会向高处生长,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实验林场树木之间的空间有限,相互竞争,树冠长度受限制,不可能过长,故阳坡和阴坡同一林龄落叶松差异最显著的是树冠密度而非树冠长度,C正确,D错误;该实验林场冬季寒冷漫长,落叶松每年的生长季较短,阴阳坡同一林龄,树高和胸径的差异较小,A、B错误。   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气候越湿热,垂直分层越明显。图3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据此回答6~7题。 图3 6.下列森林植被中,垂直分层最明显的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可知,气候越湿热,垂直分层越明显。热带雨林分布区纬度最低,水热条件最好,因此群落的垂直结构最为复杂,垂直分层最明显,C正确。 7.分布在最底层的植被具有(  ) [A]喜光特性 [B]喜阴特性 [C]喜水特性 [D]喜旱特性 【答案】 B 【解析】 图示分布在最底层的植被被高层植被遮挡,所获取的阳光较少,故具有喜阴特性,不一定喜水和喜旱,B正确。 能力提升   西安某校组织学生进行特色民居研学旅行,渭河平原当地的民居“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好运来”。据此回答8~9题。 8.这种“半边房”屋前栽种的树木,最可能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高山针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