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6186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课件+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10-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9次 大小:20585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球,人教,课件,教师,答案,作业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时间:30分钟 满分:48分) 基础达标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对我国华北燕山地区15.6亿年前的一类圆盘状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这类化石并非此前所认为的多细胞真核生物,而是微生物形成的群落。图1为地质年代划分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图1 1.含有圆盘状化石的地层形成时期是(  ) [A]乙 [B]丙 [C]② [D]③ 【答案】 B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圆盘状化石其年代距今15.6亿年,对应图中的丙,B正确。 2.该圆盘状化石存在的地质时代(  ) [A]生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B]出现哺乳类动物 [C]生物从陆地向海洋发展 [D]是重要的成矿时期 【答案】 D 【解析】 圆盘状化石存在的地质时代为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D正确。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一般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时间序列和存在化石,对研究古地质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图2示意喜马拉雅山山地局部地层结构,该地地层未经较大的地质变动破坏。据此回答3~5题。 图2 3.图示地层中生物主要生活在中生代的是(  ) [A]d地层 [B]e地层 [C]b地层 [D]c地层 【答案】 A 【解析】 中生代时期是恐龙繁盛时期,图中d地层有恐龙化石存在,因此d地层中生物(恐龙)主要生活在中生代,A正确。 4.e地层形成时期(  ) [A]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B]裸子植物繁盛 [C]哺乳类动物初现 [D]阿尔卑斯山脉形成 【答案】 D 【解析】 e地层中有大型哺乳类动物化石存在,大型哺乳动物出现在新生代,因此e地层应形成于新生代。新生代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开始解体发生在中生代,A错误;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与e地层形成时期不同,B错误;哺乳类动物初现于中生代,与e地层形成时期不同,C错误;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D正确。 5.该区域地质环境演化顺序为(  ) [A]浅海区→陆地区→山地区 [B]陆地区→浅海区→山地区 [C]深海区→浅海区→山地区 [D]山地区→浅海区→深海区 【答案】 A 【解析】 图示地层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时间顺序,最古老的地层含有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喜欢生活在温暖的浅海区域,以藻类植物、原生动物等为食,表明该区域当时环境为浅海,后面依次形成的地层中含菊石、鱼类化石,这些生物也生活在浅海环境,再后形成的d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表明当地逐渐演变为陆地,最后形成的e地层中含有大型哺乳动物,有可能当地演化为山地环境,A正确。   2024年9月,内蒙古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入选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为中国新增了一张世界级名片。专家介绍,在乌达煤田开采时发现两煤层之间的火山凝灰岩里埋藏着丰富的植物化石,远古森林以原位埋藏的方式保存下来,让人类得以窥见3亿年前森林的实际模样。图3为拟齿叶标本及其复原图。据此回答6~7题。 图3 6.推测拟齿叶生存期间,该地区(  ) [A]温暖湿润 [B]炎热干燥 [C]寒冷湿润 [D]寒冷干燥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分析,拟齿叶是形成煤炭的主要植物之一,由此可推测拟齿叶生存期间植被茂盛,当时该地区应温暖湿润,适宜大量植物生长,A正确。 7.该地区植物化石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气候干旱,风沙将植物掩埋 [B]洪水泛滥,流水沉积将植物覆盖 [C]火山喷发,火山灰将植物掩埋 [D]海面上升,海底泥沙将植物覆盖 【答案】 C 【解析】 该地区的植物化石埋藏在乌达煤田,开采时发现在两煤层之间的火山凝灰岩里,由此可推测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因可能是火山喷发,火山灰将当时的植物原位掩埋,C正确。 能力提升   南漳湖北鳄是全球最早的滤食性海生爬行动物,距今约2.48亿年。图4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据此回答8~9题。 图4 8.南漳湖北鳄生存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答案】 B 【解析】 结合材料和图可知,南漳湖北鳄是全球最早的滤食性海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