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6711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专题训练四细胞呼吸(原卷版+解析)

日期:2025-10-0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2691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专题
    专题四 细胞呼吸 真题体验 1.C 适当提高环境温度使酶活性提高而缩短“醒”面的时间,A正确;“醒”面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热能会使面团发热,B正确;馒头松软主要是酵母菌需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所致,若面团发酵时间过长会因厌氧呼吸产生乙醇而有淡淡的酒味,C错误,D正确。 2.A ①为糖酵解过程,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A错误;②是乳酸发酵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H]还原为乳酸,B正确;①③是乙醇发酵,缺氧条件下某些根细胞能进行,C正确;①②是乳酸发酵,缺氧时骨骼肌细胞能进行,D正确。 3.B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降解为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中分解,B错误。 4.解析:(1)据题意可知,参与发酵形成甜酒酿的微生物主要是糖化菌和酵母菌,因此酒药中含有发酵所需的主要微生物是糖化菌和酵母菌。 (2)淀粉需要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单糖或二糖后,才能被酵母菌利用,因为酵母菌中不含淀粉酶,所以不能直接利用淀粉。 (3)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快速繁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需氧呼吸要消耗氧气,因此随着发酵中需氧呼吸的进行,O2被逐渐消耗殆尽,此时酵母菌发酵生成乙醇和CO2,最终形成了清甜可口的酒酿。 (4)甜酒酿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而成的含乙醇食品,要想生产甜度低、酒味浓郁的甜酒酿,可以延长发酵时间,增加酒药(含有发酵所需微生物)用量等,使发酵微生物充分进行厌氧呼吸。 答案:(1)酵母菌 (2)酵母菌缺乏淀粉酶 (3)需氧 乙醇  (4)延长发酵时间;增加酒药用量等 专题过关 1.B 酵母菌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酵母菌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过程是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B正确;酵母菌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酵母菌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2.D 由题意可知,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需氧呼吸过程中ATP的合成,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的合成,因此DNP影响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 3.C 人体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在不消耗氧气的情况下,将葡萄糖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此过程中没有CO2的释放,C符合题意。 4.B 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O2与[H]反应生成水,故O2用于生成H2O。 5.B 地窖保存主要是利用低温和低氧,抑制细胞呼吸;鱼肉腌制是利用高渗环境让微生物失水死亡,即盐的杀菌作用;种子晒干是降低自由水的含量,抑制细胞呼吸;水果低温保存也是为了抑制呼吸作用。 6.D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才可以进行需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故若要探究需氧呼吸,则需要打开阀门a通入O2,A正确;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探究厌氧呼吸时可在溶液表面加入一层植物油以隔绝O2,B正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为检验细胞呼吸产物是否含有CO2,在管口2接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C正确;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因此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管口3取出的溶液变灰绿色,说明酵母菌发生了厌氧呼吸,D错误。 7.A 玉米叶肉细胞厌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去向有3处,分别是热能、酒精中的能量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错误;②是需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若氧气浓度降低,需氧呼吸过程受阻,则②过程将被抑制,B正确;X为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C正确;合理密植能使叶片充分利用光照和CO2,从而提高作物产量,D正确。 8.B 剧烈运动时,丙酮酸因氧气不足而在细胞溶胶中进一步被[H]还原生成乳酸,A错误;骨骼肌细胞厌氧呼吸不产生CO2,所以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B正确;剧烈运动时,因进入线粒体的氧气减少,所以厌氧呼吸加强,C错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