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6991

3.8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日期:2025-11-1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3866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整理,复习,教案,人教,数学,二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第46~48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平均分和除法含义的认识。巩固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深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能灵活运用同一句口诀进行乘、除法计算。 3.掌握加、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正确进行各类运算转换。 4.经历知识整理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知识迁移与应用实践的能力。 5.通过整理和复习,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能熟练运用1~6的表内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了解乘、除法的关系,知道同一句口诀一般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难点 通过知识图引导学生发现并深度理解加、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1~6的表内除法”这一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们对这一单元的知识都掌握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知识回顾 (一)单元知识回顾 1.提问: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说一说你的收获吧。 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并汇报。 (1)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情境图中的左图。 师:平均分就是每份同样多,可以用除法表示,上面这幅图中的圆圈可以怎样平均分? 教师拿出6个小圆片,请一位同学上台在展台上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引导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解说:每2个圆圈一份,可以平均分成3份,用除法算式表示为6÷2=3;也可以平均分成2份,每份3个圆圈,用除法表示仍为6÷2=3。 (2)课件出示除法算式:如6÷2=3,提问: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由举手汇报6÷2=3这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箭头指向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并分别呈现: (3)提问: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 引导学生回答出: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4)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情境图中的右图。 提问: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这些圆圈?又分别可以列出哪些算式? 观察情境图,自由举手汇报自己的观察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出:可以横向观察,一共3行,每行4个圆圈;也可以纵向观察,一共4列,每列3个圆圈。用乘法算式可表示为:3×4=12或4×3=12;用除法算式可表示为:12÷4=3或12÷3=4。这四个算式都可以用口诀“三四十二”来计算。 (5)提问:用除法怎样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问题? 学生自由举手汇报用除法可以解决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即要求总数用乘法计算;要求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 (二)制作知识图 过渡:刚才我们回顾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制作知识图,我们先看看小丽整理的“知识图”。 1.探究加减法的关系。 (1)教师用课件依次出示小丽整理的“知识图”加、减法部分。 把图中的部分连线和算式遮挡起来,只留下加法算式9+3=12,提问:看到这个加法算式,大家能想到哪些与之相关的减法算式呢?为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回答出:因为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2)课件依次呈现加、减法的连线和减法算式。 2.探究减法和除法的关系。 (1)课件呈现减法和除法部分内容,只给出算式6-2-2-2=0。 提问:同学们,这个连减算式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认识到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几个另一个数,结果为0时,相当于这个数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 (2)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