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第65~67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准确理解它们所适用测量物体的长度范围,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会灵活运用测量的基本方法,估测和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读出从不同起点测量的结果,即看物体占几个1厘米。 3.经历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对长度单位知识体系的梳理,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善于总结归纳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清晰区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的使用场景,熟练运用它们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 建立对不同长度单位所对应实际长度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敏锐的长度估测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厘米和米”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把所学的知识整理并复习一遍。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二、知识回顾 (一)单元知识回顾 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并汇报。 1.课件出示1厘米长的线段,提问:同学们,这是1厘米长的线段,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1厘米? 学生自由发言,如食指的宽度、糖果的宽度等,集体讲评。 追问:厘米和米是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1米是多少厘米? 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1米=100厘米。 2.提问:怎样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估测物体的长度时,先要知道1厘米或1米有多长,再估计被估测的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几个1厘米或几个1米的长度。也可以与已知长度的物体作比较进行估测。 3.课件出示教材中测量蜡笔长度的图片,提问:图中的蜡笔长多少厘米?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你是怎样读出蜡笔长度的? 引导学生回答出:量蜡笔的长度就是去数它有几个1厘米,也可以用末刻度减初刻度。 4.提问:线段有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出:线段是直的,有固定的长度…… 追问:线段可以怎样表示?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再说一说。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并投屏展示学生画的过程。 (二)制作“知识图” 过渡:刚才我们回顾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将所学的知识点制作成“知识图”。首先,我们来看看小丽整理的“知识图”。 1.课件出示“知识图”左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看懂了吗? (1)根据学生的汇报,提问:从图中,你知道厘米和米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回答厘米和米的关系,如:厘米和米都是用来测量长度的…… (2)追问:你觉得小丽整理的厘米与米的关系的“知识图”有什么优点? 学生分析这幅“知识图”的优点,并自由举手发言。 引导:图中将厘米和米并列排列,比较起来方便吗?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补充。 2.课件出示“知识图”右图。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这幅图,说一说,这幅图整理的是哪个知识点? 学生观察“知识图”,回答:这幅图整理的是测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 提问:从“知识图”中你发现测量线段和画线段有什么共同点吗? 引导学生回答出:测量线段和画线段,左端都要对准刻度0。 (2)追问: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线段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测量线段时,线段左端对准尺子的刻度0,尺子紧贴线段,看看线段的另一端在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3)再追问:怎样画出规定长度的线段? 学生回忆画线段的方法,并自由举手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在纸上先画一个点,将直尺的刻度0与这个点对齐,然后顺着尺子边沿画线,画几厘米,就到刻度几停,再点上一个点。 3.画“知识图”。 师:同学们,观察了小丽整理的“知识图”,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