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7779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第1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10-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34740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地球,课时,人教,课件,教师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1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说明昼夜交替的成因;结合实例说明时区划分方法及日期变更的规定,并能根据区时计算不同地区的时差。(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通过实例,认识不同纬度地转偏向力的差异。(区域认知) 3.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地球自转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一、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 ①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②昼夜半球 ③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如上图中AB所在大圆为晨昏圈,AOB为 晨线。 [绘一绘] 在下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晨线、昏线。 答案: (2)昼夜交替。 ①形成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 ②周期:1个太阳日,时长为24小时。 ③昼夜交替的意义。 a.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b.影响人类作息,自古以来太阳日就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想一想]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有何不同 提示: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的。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产生的。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 2.时差 (1)地方时。 ①成因。 ②规律与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 [想一想] 地方时的早晚与日常生活中的早晚有什么差异 提示: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早晚,是指在同一地点两个时刻的比较,数值越小,时间越早,如6时比7时早。而地方时的早晚是指在同一时刻两个不同地点之间的比较,从数值上看,数值越大,时间越早,如甲地为6时,乙地为7时,则乙地时间比甲地早。 (2)时区与区时。 名称 时区 区时 属性 范围 时间 产生 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各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关系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3)国际日界线。 ①目的:避免日期的紊乱。 ②概念: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1.偏转的原因及特点: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其特点是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 2.[连一连] 偏转规律。 答案: 3.产生影响:地转偏向力在大规模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学习任务一 晨昏线(圈)的特点 【情境·探究导学】 晨昏线 在某品牌手机的晨昏线功能上,可以让整个地球白天和黑夜的分界一目了然,各个地区的昼夜交替变得比较直观。更有趣的是,盯着屏幕看,你会发现晨昏线随着时间的流逝缓缓移动,看着世界上的某些角落暗了,某些角落又即将迎来曙光,时间流逝的感觉变得无比形象。下图为夏至日太阳光照图。 (1)观察上图中显示的晨昏线,你会发现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是什么 提示: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说出图中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的关系,并判断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提示: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图中晨昏线是晨线。 【核心·归纳总结】 1.晨昏线(圈)的特点 (1)晨昏线(圈)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圈)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晨昏线(圈)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圈)只有在春分和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圈)自东向西移动(15°/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7)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8)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为0,晨线上各点正值日出,昏线上各点正值日落。 2.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判断 方法 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