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9023

九上第一章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举一反三(含解析)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55203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1节,质的,变化,举一反三,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考点一、常见的变化 (1)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者根本区别: ①宏观上变化中是否生成新物质; ②微观上变化中是否生成新分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典例1:(2025九上·临海期末) 下图是浙江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仙居无骨花灯 B.绍兴黄酒 C.临海剪纸 D.东阳木雕 变式1:(2025九上·绍兴竞赛) 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年代久远的文物,如育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这表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捶打黄金 B.打磨象牙 C.雕刻玉石 D.湿法炼铜 变式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变式3:(2024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为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水循环系统,该系统使游泳馆实现常年“不换水”的同时,水质完全符合国际赛事标准,充分体现了杭州绿色亚运的理念。回答问题: (1)硅藻土过滤器中的硅藻土方多孔结构,其孔隙最小可达1﹣2微米,可阻隔固体颗粒、去除悬浮物、脱色、除味等,则硅藻土在净化水的过程中起了   作用和吸附作用。 (2)水经过臭氧反应罐和尿素分解罐,初步完成了水体的消毒和有机物的去除,则此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工业上用X+2NaOH═NaCl+NaClO+H2O制取,则X的化学式为   。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可通过人体感官直接感知或用仪器测量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硬度、吸附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铁磁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还原性、氧化性、毒性、酸碱性等。 典例1:下面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 D. 变式1:(2025九下·瓯海开学考)2023年三位科学家因“量子点”而获诺贝尔化学奖,同时他们的贡献还在于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晶体材料。该材料具有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小 B.耐磨损 C.导电性强 D.抗氧化性 变式2:(2025九上·海曙期末)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收获了91枚奖牌。每一枚奖牌中央都镶嵌着一块意义非凡的“铁块”,它是早期用于建造埃菲尔铁塔的低碳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低碳钢属于化合物 B.切割低碳钢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该低碳钢的硬度比纯铁更小 D.该奖牌可以在潮湿环境中长期保存 变式3:(2025九上·金华月考)2024年9月10日,华为以惊人的“三折叠”设计震撼了全球科技界。“三折叠”手机屏幕的主要材料是聚酰亚胺(PI)薄膜,其化学式为(C16H66O6N2)n。 (1)聚酰亚胺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一个聚酰亚胺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   。 (3)相较于传统的玻璃膜,PI薄膜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手机的质量,并使手机在反复折叠过程中仍保持屏幕的平整度,即使在高温环境和多次触压下也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下列P1薄膜的性质有利于实现其用途的是_____。 A.密度较小 B.强柔韧性 C.低透光率 D.高耐热性 1. 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 ,胆矾受热时容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