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当自强 一、学什么 (一)教材内容、地位、课标、学情分析(融合在一起写) 《少年当自强》选自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五课《少年的担当》,本框是第五课的落脚点,在引导学生胸怀世界、心系祖国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紧密相连,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有忧患意识。 临近毕业升学,学生对现阶段的学习会有一定的茫然与焦虑,同时面对未来需要做出一定的选择与思考。面对社会、国家的发展变化,学生虽有一定的了解与关注,但在心理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考虑得较少,更谈不上对国际局势的关注与忧患意识的存在。 依据2022版《道德与法治》课标内容: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提高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认识时代赋予青少年的机遇和使命,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确立重难点 重点:提升个人素养,理解走向世界的意义及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难点:如何提升个人素养,如何为世界添光彩的具体做法。 (三)拟定学习目标 1.能通过案例和素材等信息知道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 2.通过不断自我更新,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正确认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 3.理解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懂得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落实政治认同和道德修养等核心素养。 二、怎么学(包括为什么这样学,如果课本中的栏目好的就用,建议用1个案例到底,注重新) 教学思路:本节课四个教学环节中,都选取了相匹配的教学素材,看起来较为分散的素材片段,实际上有教师的整体思考与设计。 第一个教学环节中,突出的关键词是:经典故事、科技人才和国之重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突出的关键词是:时代先锋、各行各业和丰富多元。第三个教学环节中,用与时俱进的时事素材,生动鲜活地呈现出主要观点。第四个教学环节中,侧重将知识与情感体验回归到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中,用同龄伙伴的故事启发学生,产生共鸣。 (一)整个一节课 导入环节:巴黎奥运会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女单打比赛7月31日在南巴黎竞技场四号馆全面展开。中国乒乓球队的樊振东、孙颖莎一日双赛并全部取胜,晋级八强。而男单头号种子王楚钦爆冷不敌瑞典选手莫雷加德,无缘十六强。 樊振东当日先后对阵中国香港老将黄镇廷、美国选手卡纳克·杰哈。在队友王楚钦爆冷出局后,樊振东成为中国男单“独苗”,这也让他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樊振东状态稳定,且两个对手的实力明显弱于他,最终樊振东以4比1、4比0连胜两场,杀入男单八强。 思考:从樊振东身上展现出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提示:胸怀祖国,爱国主义;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实干、有冲劲。 设计意图:用近期热点素材导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师生合作探究 探究一:榜样故事激发思考 播放视频《致敬国之脊梁!“两弹元勋”邓稼先》 (1)邓稼先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2)这些品质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引发学生兴趣,思考归纳问题。内容选择上选用了教材上的经典人物故事的视频一一学生思考,最终得出结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