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1778

2.3 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第2课时) 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1

日期:2025-10-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85219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4张,必修,生物学,高中,2019,苏教版
  • cover
(课件网) 第3节 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2课时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01 02 结合教材示意图,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类型,举例说出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 分析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特点,区分不同跨膜运输方式。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不同的物质通透性不同。物质的运输有哪些方式?细胞怎样控制物质的进出呢? 一、被动运输 1.概念: 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进出细胞,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2.类型: 2.1 2.2 2.3 依赖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 简单扩散 依赖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 细胞外 细胞内 水分子 细胞膜 2.1 简单扩散(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氧气的简单扩散 1.方向: 顺浓度梯度运输 不需要载体 不消耗能量 2.特点: 3.举例: ③甘油、脂肪酸、性激素等脂溶性物质 ①O2、CO2、N2 ②水、尿素、乙醇 2.1 简单扩散(自由扩散) 思考:甘油、乙醇等分子为什么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因为甘油、乙醇等都是脂溶性物质,与磷脂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容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出入细胞。 1.方向: 2.条件: 3.举例: 顺浓度梯度运输 需要通道蛋白 不需要消耗能量 神经细胞保Na+排K+,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特异性 2.2:依赖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 1.方向: 2.条件: 3.举例: 顺浓度梯度运输 需要载体蛋白 不需要消耗能量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特异性 2.3:依赖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 转运蛋白 是否与被转运物质结合 构象是否发生改变 相同点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特异性结合 不结合 改变 不改变 具有选择性、特异性 【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比较】 思考:借助教材准确说出两种蛋白转运物质的原理有何不同 两种运输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事例2:海带细胞的碘浓度比周围海水中的碘浓度高得多,但细胞仍能继续吸收碘。 事例1: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是血浆的30多倍;Na+的浓度只有血浆的1/6;但红细胞仍然不断吸收 K+排出Na + 。 二、主动运输 思考:这些事例中细胞是以什么运输方式运输相关离子的? 二、主动运输 1.概念: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能量的运输方式称为主动运输。 2.方向: 逆浓度梯度运输 3.特点: 需要载体蛋白 需要消耗能量 4.举例: 依赖Na+-K+泵、Ca2+泵、质子泵的运输等。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Na+-K+泵(载体)运输Na+和K+ ②主动运输能保证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①形成和维持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具有重要意义。 5.意义: 磷脂双分子层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简单扩散 浓度梯度 能量 B A a b d c 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思考与讨论:下列图形中,a,b,c,d分别代表什么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比较】 运输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转运蛋白 消耗能量 举 例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O2、CO2、N2 水、尿素、乙醇、甘油、脂肪酸、性激素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水、神经细胞保Na+排K+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影响因素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浓度差 ①浓度差 ②载体蛋白数量 ①能量 ②载体蛋白数量 运输速度 浓度差 运输速度 能量 运输速度 浓度差 P点后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 P P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三、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 胞吞:接触-凹陷-包围-分离 胞吐:包围-移动-融合-排出 四、胞吞和胞吐 大分子及颗粒性物质的运输 4.1胞吞的类型 吞噬 胞饮 以大囊泡内吞较大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