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波的干涉》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 选择题(第1~4题为单选题,第5~8题为多选题) 1.蝉是利用了a发出声音,某同学围绕蝉歇息的树干走了一圈,听到忽高忽低的蝉鸣声,这是由于声波的b现象,请选择a、b组合正确的是( ) A.蝉的嘴 干涉 B.蝉的翅膀 干涉 C.蝉的翅膀 共振 D.蝉的嘴 共振 2.S1、S2为水波槽中的两个波源,它们分别激起两列水波,已知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λ2。某时刻在P点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P点有时在波峰,有时在波谷,振动始终加强 B.P点始终在波峰 C.P点的振动不遵循波的叠加原理,也不始终加强 D.P点的振动遵循波的叠加原理,但并不始终加强 3.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 ) A.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B.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C.图甲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D.图甲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4.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振幅和波长都相同的半波(如图甲),在相遇的某一时刻(如图乙)两列波“消失”,此时图中a、b质点的振动方向是( ) A.a向上,b向下 B.a向下,b向上 C.a、b都静止 D.a、b都向上 5.将一音叉敲响后,实验者绕着音叉走一圈,将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这是由于( ) A.两叉股发出的两列声波强弱不同造成的 B.两叉股发出的两列声波互相干涉造成的 C.在音叉周围不同位置处,空气振动的振幅不同形成的 D.在音叉周围不同位置处,空气振动的频率不同形成的 6.两列波长相同的水波发生干涉现象,若某一时刻,在P点恰好两列波的波峰相遇,在Q点恰好两列波的波谷相遇,则( ) A.P点的振动加强,Q点的振动减弱 B.P、Q两点振动的周期相同 C.P、Q两点的振动都加强 D.P、Q两点始终处于最大或最小位移处 7.下图表示两列振幅相同、频率相同的横波相遇时的情况,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N是波峰与波谷相遇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振动的过程中,M点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做匀速运动 B.从上图时刻再经周期,M点的位移为零,但速度最大 C.N点此时处于平衡位置,速度为零,再经周期后速度仍为零 D.振动加强点一直处于波峰位置,振动减弱点一直处于波谷 8.下图为两列沿同一绳子相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甲波,波速为v1,实线表示乙波,波速为v2,M为绳上x=0.2 m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两列波将发生干涉现象,质点M的振动始终加强 B.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甲波周期的,M将位于波谷 C.甲波的速度v1与乙波的速度v2一样大 D.因波的周期未知,故两列波波速的大小无法比较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第1~2题为单选题,第3~7题为多选题) 1.一水平长绳上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的固有频率为2 Hz,现让长绳两端P、Q同时以相同的振幅A上下各振动了一个周期,某时刻长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先后间隔一段时间经过弹簧所在的位置,观察到小球先后出现了两次振动,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且振动并不显著,而第二次则产生了较强烈的振动,则( ) A.有2个时刻长绳上会出现振动位移大小为2A的情况 B.由Q振源产生的波在长绳上传播的速度约为4 m/s C.由P振源产生的波先到达振动系统 D.两列波相遇时,在相遇区域会产生干涉现象 2.下图为某时刻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沿相同方向传播的波形,M为a波与b波的交点,且a波上的M质点正在向上运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 B.此时b波上的质点M正在向下运动 C.两列波相遇时可能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D.在a波源完成6次全振动的时间内b波源可完成4次全振动 3.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如图所示,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波的振幅均为5 cm,且在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 m/s和0.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