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2740

【教学评一体化】人教版二上2.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5435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一体化,人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时 一课时 课标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要求结合“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等具体情境,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运用乘法意义解决“摆一摆、填一填”实际问题,感受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以“游乐园”为主题情境,通过“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从“相同加数的加法”过渡到“乘法”,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是乘法学习的起始内容,为后续学习表内乘法、乘除法应用奠定基础。教材在编排上遵循“生活情境引入———相同加数加法探究———乘法意义建构———应用巩固深化”的路径。先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呈现多个相同加数求和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的特点,感知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接着引入乘法算式,讲解其读写和各部分含义;最后通过“做一做” 的摆一摆、填一填活动,巩固乘法意义的理解,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认知跨越。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100以内加法运算,对“相同加数求和”有一定生活经验,但未系统认识乘法,需从加法过渡理解乘法的简便性和本质意义。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能通过观察游乐园情境图,数出相同加数的个数和加数,但将“相同加数的加法”抽象为“乘法”这一数学概念,需要教师引导,借助具体事例、操作体验来建立联系;在读写乘法算式、理解各部分名称时,对“乘号”“乘数”“积”的含义,需清晰讲解和反复巩固;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易混淆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需要强化辨析。学生对“游乐园”有趣情境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但独立抽象出乘法意义、准确改写乘法算式时,存在理解不深、表述不清的问题,需教师示范和逐步引导,提升数学抽象和概括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在观察游乐园相同加数求和、改写乘法算式过程中,感受乘法是相同加数加法的简便运算,理解乘法算式中数的意义,发展数感。2.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理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符号的含义,能用乘法符号表示相同加数的加法,建立符号意识。3.经历从“相同加数加法”到“乘法”的建模过程,建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的数学模型,能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模型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1.算一算,连一连。 2.看图列式。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快看看!这是大家都超爱的游乐园。课件出示:师:谁能来给大家讲讲,你在图里看到了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把好玩的都找出来了!大家知道吗?在游乐场中其实还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学生:我看到过山车、小火车、旋转飞机、木马,还有便利店…… 引导学生描述游乐项目,是让其从生活经验出发,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关联,为后续挖掘场景中的数学问题做铺垫,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源于生活”。 二、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探究1:认识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