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6043

4.4 简单加、减法教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日期:2025-10-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4305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年级,教学,2024,上册,数学,简单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简单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第81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对11~20的认识。 2.使学生能够根据11~20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3.初步了解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难点 掌握正确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5=1+8=5-3=7-4= 8-4=6+2=10-4=0+9= 2.看图写算式。 3.填空。(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2个十是( )。 (2)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 (3)17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教师:今天我们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简单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课 1.教学例4。 (1)教师出示例4的图:这是多少 要怎么摆? 学生汇报:这是13,先摆1捆小棒,再摆3根小棒。 (2)教师:你能根据这幅小棒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10+3=13,3+10=13,13-3=10,13-10=3。 (3)教师: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结合小棒图说一说,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2.教学例5。 (1)教师出示计数器,请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拨珠的过程:先拨11,再在个位添2颗珠子。 教师:你能根据老师拨珠的过程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学生小组探讨,汇报列式为11+2。 (2)教师: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怎么计算?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再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所以11+2=13。 教师将算式补充完整。 (3)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说明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边介绍边板书:11和2都是加数,13是和。 (4)教师请学生继续观看拨珠过程:从表示13的计数器的右边拨去2颗珠子。 教师:请你再根据这次的拨珠过程写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2。 教师:你会计算这道题吗?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交流13-2的计算方法。 组织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1个十和3个一中去掉2个一,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所以13-2=11。 (5)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说明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边介绍边板书:13叫作被减数,2叫作减数,11叫作差。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1+2=13和13-2=11两道算式,并提问:从这两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81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图,说出图意,然后将算式填写完整。 2.完成课本第81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并抽一道题指名个别学生说图意,是怎样计算的。 3.完成课本第81页“做一做”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一列一列地看,找出每列上下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4.完成课本第83、84页“练一练”第1、2、3、6、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汇报答案。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作准备。在教学10加几时,主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来说明10+3=13,13-3=10,13-10=3。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会感觉较简单,但对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在教学新课的时候,尽量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