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认识地球 --地球专题复习 【知识框架】 【专题训练】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开站后,该站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联动,开展近岸海洋、海冰环境调查等科学考察。图2.3.1为中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地球地图+极地地区主题】 1.秦岭站开站时,南极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夜 2.秦岭站位于中山站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每年冬至日前后的正午时分左右,故宫乾清宫内的“正大光明”匾额,会由西向东被地面金砖反射的阳光照亮,出现“点亮金匾”的奇特现象。图为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图2.3.3为出现“点亮金匾”奇特现象时的太阳光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地球主题】 3.图中最靠近北京(40°N,116°E)的地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阳光自西向东依次点亮“明”“光”“大”“正”,产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天气变化 B.地球自转 C.海陆分布 D.地球形状 5.游客要观赏乾清宫“点亮金匾”的奇特景观,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天气 ②地形 ③时间 ④交通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11月7日,“二十四节气花馍”亮相山西省黄河非遗大展。图2.3.4为二十四节气和春分花馍图。据此完成6~8题。【地球的运动主题】 6.形成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太阳运动 C.地球形状 D.地球公转 7.雕有“老农、耕牛、绿叶”元素的花馍对应的节气可能是( ) A.小寒 B.处暑 C.霜降 D.立春 8.黄河非遗大展当天( ) A.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B.全国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山西省昼短夜长 D.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科技发展】智能化路灯可以根据环境亮度自动开启与关闭,当环境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天暗)时,路灯开启;反之(天亮)则关闭。图2.3.5为广州市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长,图2.3.6为广州市智能化路灯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地球的运动主题】 9.造成路灯照明时长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大小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形状 10.图中①②③④为夏至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使用智能化路灯的主要目的是( ) A.美化城市环境 B.提高照明亮度 C.减少风沙天气 D.降低能源消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视野2023·新疆中考)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图2.3.7为九九消寒图,图2.3.8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据此完成12~13题。【地球的运动主题】 12.在九九消寒图晕染第一瓣梅花时(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高纬度地区 D.中纬度地区 13.当九九消寒图晕染最后一瓣梅花时,下列叙述与实际相符的一项是( ) A.步入春季开学季 B.开启暑假生活 C.观赏金色胡杨最佳时节 D.准备冬至日的饺子 14.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能证实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的形状是方形 B.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C.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D.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15.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人类茁壮成长时她在默默衰老。在她46亿岁生日时,下列送出的“礼物”中恰当的是( ) A.沿赤道做一条4万千米的“金腰带” B.做一件面积为10亿平方千米的外衣 C.提供一次深度3 000千米的“心脏”检查 D.制作一个形状相同的正球体纪念肖像 读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图中四点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点为15° B.乙点为15°S C.丙点为40°N D.丁点为60°N 17.下列关于图中四点的叙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