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6799

第一单元学写诗歌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1916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一,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山间明月- 必修上第一单元 学写诗歌 青春激扬 CONTENTS 目 录 01 一、朗读诗歌 02 二、诗歌写作1 03 三、诗歌写作2 04 四、经典赏析 朗读诗歌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PART 01 一、朗读诗歌 青 春 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诗歌写作1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PART 02 二、诗歌写作 2024高考北京卷“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2025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 请以“轻”为题目,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二、诗歌写作 1.核心要素解析 题目要求以“月亮”为第一视角,通过拟人化独白展现其情感与哲思。需抓住三个关键点: ①身份特殊性: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具有“永恒守望者”“静默见证者”的双重属性。 ②情感矛盾性:清冷疏离与温柔注视、亘古不变与阴晴圆缺的辩证关系。 ③文化象征性:突破传统“思乡”“团圆”的单一意象,可关联科学理性(天体身份)与人文浪漫(文化符号)。 二、诗歌写作 2.立意升维路径 ①基础层:描绘月光下的自然景象(如潮汐、星河),表达对地球的陪伴。 ②进阶层:通过“阴晴圆缺”暗喻人生无常,如“我缝合夜空的伤口,却治不好人间的离别”。 ③深化层:以宇宙视角反观生命,如“我数着人类文明的火光,自己却成了最古老的谜语”。 3.避坑指南 避免堆砌“玉兔”“嫦娥”等套路化意象,可引入现代元素(如人造卫星、月背探测器)。 警惕拟人过度煽情,需保持月亮“清冷克制”的底色,如用“把银河装订成册,却读不懂人类的眼泪”体现距离感。 二、诗歌写作 1.视角建构策略 ①时空坐标法:以“新月-弦月-满月-残月”为时间轴,串联不同场景(如婴儿啼哭时的柔光、战场硝烟中的冷眼)。 ②双重观察法:既俯视地球(“看城市像发光的真菌集群”),又仰望星空(“银河旋转时抖落的星尘”)。 ③对话体创新:与航天器对话(“你的金属触角惊醒了我沉睡的陨石坑”),与古代诗人跨时空交流。 二、诗歌写作 关山月 【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示例:时空坐标法 二、诗歌写作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示例:时空坐标法 二、诗歌写作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示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