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9213

1.2地球的公转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1851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地球,公转,导学案,答案,2025-2026,学年
  • cover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特征,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 2.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以及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4.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产生五带;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一:地球公转的特征 【自主学习】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方向为 ,周期为 。 2.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的夹角,地轴是 的,而且它的倾斜方向 ,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图表示意地球公转(以北半球为例) 字母 D A B C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纬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学习活动二: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合作探究一】探究太阳照射情况“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太阳高度角: 1.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一般而言 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达到一天的最大值,可以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图中∠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关系着地面获得的热量的多少,是一个重要指标。 2.观看视频,总结结论:太阳高度角越小,光照越 (集中/分散),单位面积的地面获得的热量越 (多/少)。图中各点地面获得的热量由多到少排序依次是 。 【合作探究二】地球的形状———影响太阳照射情况:“直射”、“斜射” 1.读图,如果地球表面不是一个球面,而是一个平面,A、B、C三地的太阳高度会有不同吗? 2.读图,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高度大?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合作探究三】昼半球和夜半球———昼弧和夜弧 1.图中A点所在的纬线圈,昼弧(红色部分)远 (填写“大于”、“小于”、“等于”)夜弧(蓝色部分)即为 。 2.观察图片,说出各图中北半球、南半球、北极圈内和南极圈内昼夜长短情况。 【归纳总结】 1.太阳辐射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A时,随着纬度的增高,B、C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强度逐渐 。 2.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的夹角, 所以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移动,地球表面各地在一年中不同时间接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会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 ,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 ;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 和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3.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 (1)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纬度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各纬度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 。 (2)总结二分二至日北半球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完成下图。 【自主学习】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人们根据 在地球表面的分布 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2.五带概况 (1)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 。 (2)南、北温带:位于   与   之间, 比较明显。 (3)南、北寒带:位于   以内,有   现象,气候终年寒冷。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自贡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运动状况。下图为“模拟地球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小组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光源固定,演示地球公转可验证的现象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 C.时间的差异 D.昼夜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