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导 入 我们生活的地区一年内有着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变换。不同季节同学们的穿着有变化吗?早晨起床上学的时间一致吗?正午你们的影子等长吗?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跟随我进入地球公转的学习,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学习活动一 地球公转的特征 【自主学习】 地球的公转 阅读课本P8完成以下问题。 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 1.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 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公转一周为 。 2.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的夹角,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倾斜方向 ,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66.5° 保持不变 北回归线? 学习活动二 地球公转的特征 【自主学习】 地球的公转 阅读课本P8完成以下问题。 2.地球自转带来的影响 (1)图表示意地球公转(以北半球为例) 赤道 字母 D A B C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太阳直 射纬线 ? ? 赤道 南回归线 学习活动二 地球公转的特征 【合作探究一】 探究太阳照射情况“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一般而言 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达到一天的最大值,可以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图中∠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关系着地面获得的热量的多少,是一个重要指标。 正午 学习活动二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合作探究一】 探究太阳照射情况“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分散 太阳高度角越小, 光照越 (集中/分散),单位面积的地面获得的热量 越 (多/少)。图中各点地面获得的热量由多到少排序依次是 。 少 C>B>A 【合作探究二】 地球的形状———影响太阳照射情况:“直射”、“斜射” 参考答案:A、B、C三地的太阳高度角是相同的。 1.如果地球表面不是一个球面,而是一个平面,A、B、C三地的太阳高度会有不同吗? 2.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高度大?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参考答案:A处太阳高度大,A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学习活动二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合作探究三】昼半球和夜半球———昼弧和夜弧 1.图中A点所在的纬线圈,昼弧(红色部分)远 (填写“大于”、“小于”、“等于”)夜弧(蓝色部分)即为 。 大于 学习活动二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A 昼长夜短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地区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地区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3.夏至日,北半球纬度越 ,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北半球纬度越 ,昼越短,夜越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北半球各地昼夜 。 昼长夜短 极昼 昼短夜长 极夜 高 高 等长 归纳总结 1.太阳辐射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A时,随着纬度的增高,B、C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强度逐渐 。 减小 降低 归纳总结 2.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的夹角, 所以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移动,地球表面各地在一年中不同时间接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会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 ,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 ;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 和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秋季 春季 冬季 较多 南北回归线 66.5° 归纳总结 3.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 (1)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纬度 ;纬度越高,昼越 长 ,夜越 。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各纬度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