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章 海陆分布与海陆变迁 第三节 海陆变迁 第2课时 板块构造学说 1.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相关的地理现象。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板块为何会发生运动? 新知学习 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理论 该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可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板块≠七大洲/四大洋 “板块”指的不是陆地或海洋,而是陆地和海洋下的岩石。 实战:读图观察,说说六大板块分别包括哪些陆地和海洋? 六大板块示意 亚欧板块主要包括亚欧大陆大部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美洲板块主要包括美洲大部、亚洲东部一小部分,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非洲板块主要包括非洲以及印度洋、大西洋的一部分。 印度洋板块主要包括大洋洲、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洋的大部分。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被海洋(太平洋)覆盖。 南极洲板块主要包括南极洲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一部分。 认识全球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美洲板块 几乎是海洋 属于印度洋板块 A B C D E F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频繁,表现为相邻板块彼此分离和挤压碰撞。 张裂 碰撞 生长边界:使地表发生断裂, 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使地表隆起抬升, 形成山脉、海沟、弧形群岛 2.板块运动 板块挤压 利用地理课本演示板块的挤压运动,讨论可能形成的地表形态。 板块交界处像隆起了一座山脉。 板块挤压、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 板块挤压 利用一张纸演示板块的张裂运动,讨论可能形成的地表形态。 板块张裂 红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 地球最大的“疤痕”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拉伸,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张裂拉伸 裂谷 海洋 山脉 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 活动: 用板块构造理论,预测或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1.红海面积如何变化? 2.地中海面积如何变化? 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如何变化? 板块张裂,面积扩大 板块碰撞挤压,面积缩小 板块碰撞挤压,不断升高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 (1)世界著名的山系多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思考:日本是地震之国,印度尼西亚是火山之国,英国地震很少,请结合地图解释原因。 印度尼西亚 日本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英国 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火山喷发 地震 拓展: 日本正好处在板块交界地带,地震频繁,因此日本的建筑物在建造时 都考虑到抗震因素。例如,传统民居多采用轻质的木材建造。 讨论: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 户外场合,保护好头部。 在室内时,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 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或危险物。 √ √ × 课堂总结 板块构 造理论 六大板块 板块 运动 板块构造 学说 张裂拉伸 碰撞挤压 板块交界带 多火山、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