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0685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建造小房子》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32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 cover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建造小房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建造小房子》是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造房子”的关键一课。本单元围绕“房子”主题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材料以及建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本课作为单元的总结与实践课,学生在前面几课对房子的结构和材料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建造小房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进一步深化对房子的理解。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设计、选材、建造和评价的工程实践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科学与技术、工程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与描述能力,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欲望。他们在生活中对房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房子的建造过程和工程原理缺乏深入了解。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活动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此外,二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有待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易受兴趣影响,在小组合作中可能会出现分工不明确、合作不顺畅的情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协调。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和建造所需的材料,知道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能根据房子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科学思维:在设计和建造小房子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如何运用材料、如何进行结构搭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工程思维。 3.探究实践:通过小组合作,经历设计、选材、建造和评价小房子的全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责任感,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设计并建造一个结构稳定、能满足一定功能需求的小房子,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搭建。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建造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如结构不稳定、材料使用不合理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房子的基本结构、建造步骤和材料选择的要点,让学生对建造小房子有初步的理论认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材料选择和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选材和建造小房子,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法: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和建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改进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播放一段关于建筑工人建造房子的视频,提问学生:“房子是怎么建造出来的?我们想自己建造一个小房子需要做哪些准备?”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房子的知识。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建造房子”的情境中,同时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知识回顾与梳理 教师活动:利用PPT展示房子的基本结构(屋顶、墙壁、门窗等)和常见的建筑材料(木材、砖块、塑料等),与学生一起回顾不同结构的作用和不同材料的特性,提问:“我们在建造小房子时,这些结构和材料该如何选择和运用?”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的引导,回顾知识,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确建造小房子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储备,为接下来的设计和建造环节提供理论支持。 三、设计小房子 教师活动: 提出任务:“现在请同学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