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设计小房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造房子”主题展开,《设计小房子》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动物的家、我们的家以及家里的物品等内容有所了解,知晓了房子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常见物品的材料与用途等知识。本课时旨在引导学生将前期积累的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小房子。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还为后续亲手建造小房子奠定基础,在整个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旺盛,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欲望。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在之前的学习中能够细致观察动物家园和人类房屋的特征。同时,学生们想象力丰富,这为设计小房子提供了良好的思维基础。在动手能力方面,他们已能使用一些简单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活动。然而,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尚在发展阶段,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难以全面考虑房子的实用性、美观性以及各部分的合理布局。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学生能够认识到房子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功能、结构、材料以及美观等多方面因素,理解不同设计元素对房子整体性能的影响。 2.科学思维:通过设计小房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提出独特的设计想法;发展逻辑思维,学会有条理地规划房子的各个部分,如合理安排房间布局、门窗位置等。 3.探究实践:让学生经历设计小房子的全过程,包括前期观察、构思、绘制设计图以及交流改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科学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设计态度,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在设计中考虑材料的合理使用和可持续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设计小房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具有一定功能和美观性的小房子。学会运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绘制设计图,清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突破常规思维,设计出新颖独特且实用的小房子。在小组合作设计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沟通、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高质量的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为小动物设计温馨家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思考和探索。 2.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协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小房子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3.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向学生展示各种风格和类型的房子,帮助学生拓宽设计思路,直观感受不同设计元素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动物在野外寻找住所的视频,提问:“小动物们没有合适的家,很可怜,我们能为它们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为动物设计房子。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回答问题,提出可以为动物设计小房子。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引发学生对设计小房子的兴趣,快速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 二、知识回顾 教师活动:展示之前学习过的人类房子的图片,提问学生房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墙壁、屋顶、门窗等),以及房子的功能(居住、遮风挡雨、保暖等)。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回顾知识,举手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之前所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小房子设计做铺垫,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 三、设计启发 教师活动:展示各种风格独特、功能各异的房子图片,包括童话中的城堡、树屋、海边的小木屋等,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