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0.2 保护人身权 自主学习 浏览课本P87-8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时间:3分钟) 1 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和要求? 2 人身权包括哪些种类? 3 法律如何保护人身权(体现)? 活动探究一 结合视频思考: 1.被“开盒”者会受到哪些影响? 2.假如你是受害者,你会怎么做? 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社交账号、个人照片等,然后将这些信息毫无保留地公开在网络上,并煽动网民对被“开盒”者进行侮辱谩骂、造谣诋毁,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到骚扰,如电话、短信等遭陌生人轮番“轰炸”,恐吓威胁。 陷入恐惧、焦虑 正常秩序被打乱, 社交关系受影响 - 名誉受损,- 职业发展受阻-家庭破裂 - 受到他人的歧视、孤立 承受精神压力,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反应,抑郁,焦虑症等心理疾病;更有甚至选择自杀 知识拓展 法律点拨:根据民法典第109条 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111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1.立即止损:截图留存所有侵权内容(平台链接、账号、时间戳),关闭非必要账号权限,更换高强度密码并启用双重验证,避免信息进一步扩散。 2.平台+司法双线维权:向涉事平台提交侵权投诉(附证据),要求48小时内删除内容、封禁账号;同步向公安机关报案(重点说明隐私泄露及网络暴力事实),必要时委托律师发函警告。 3.主动降低二次伤害:公开声明已启动法律程序,避免与施暴者争辩;关闭私信/评论区,通知亲友防范骚扰;心理疏导优先,必要时联系反网络暴力公益组织。 具体措施 总结归纳 1.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和要求?P87 原因:①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②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要求: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活动探究二 思考:以下开盒行为,侵犯我们哪种人身权? 公开照片 公布个人信息 恶意侮辱谩骂 尾随跟踪寄不明物品 肖像权 隐私权 名誉权 生命权和健康权 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总结归纳 2.人身权包括哪些种类/内容?P87 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人身权 生命权 生命权 肖像权 探究与分享 李某与刘某系同班同学。李某表示被告刘某自2023年6月后开始对其有欺凌行为,无故打其后脑勺,并向其泼水,故将刘某诉至法院要求刘某赔礼道歉,赔偿所损坏保温杯、医疗检查费等费用。被告刘某表示并未向李某泼水,仅有相互拆笔、打闹行为。 根据学校提供某天监控录像显示,刘某与李某在课间有相互拆对方笔、玩对方水杯、拿走对方凳子、相互推搡行为。但在期间刘某先后9次拍打李某头部20余下,李某有揉按被打部位、伸手抱头等防御性动作。 这是不是同学间正常的小打小闹行为?为什么? 如果你是本案的审理法官,你该如何判? 支持李某诉求 驳回李某诉求 法官判决 从监控视频中可看出李某与刘某课间经常嬉戏打闹,但刘某多次拍打头部已超过同学间正常玩闹限度,虽非严重欺凌行为,但侵害了李某的身体健康,危害生命安全。根据《民法典》规定,造成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等合理费用,刘某的监护人需赔偿李某合理的医疗费用及财产损失。 (1)法律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