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2178

【单元素养测评】第2章 认识地球 (原卷+解析版)-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8385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七年级,2024版,教版,学年,2026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认识地球 单元素养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经纬网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D点的经纬度是( ) A.(30°N,90°W) B.(30°N,90°E) C.(30°S,90°W) D.(30°S,90°E) 2.根据这幅经纬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位于东半球 B.D点位于南半球 C.M所在的经线和N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D.N所在的纬线是赤道 【答案】1.B 2.D 【解析】1.读图可知,D点所在区域纬度由赤道向北增大,故D点位于30°N,D点所在经线向东度数增加,为90°E,故D点的经纬度是(30°N,90°E)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根据这幅经纬网图,C点经度是60°W,是位于西半球,A错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D点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B错误;N所在的纬线是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地球仪上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是赤道长度的一半,C错误;N位于赤道上,赤道是南北半球分界线,D正确。故选D。 日晷是古代人类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烟台的小明对校园中的日晷进行了观测。以下是他在一天中同一位置不同时刻拍摄的照片。按拍摄时间早晚将照片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4.古代人类利用日晷测定时刻,主要运用了( ) ①一天中太阳位置与晷针影子位置的关系②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与晷针长度的关系③地球自转原理④地球公转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如果该日正午晷针影子在一年中最短,此后两个月内烟台( ) ①昼长夜短②天寒地冻③作物生长旺盛④路灯处于一年中耗电较高的时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3.C 4.A 5.C 【解析】3.烟台位于北半球,根据题干“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可知,①时,晷针影子朝东北,太阳在西南,时间为正午后;②时,晷针影子朝西北,太阳在东南,时间为正午前;③时,晷针影子大致朝正北,太阳大致在正南,大致为正午;按拍摄时间早晚将照片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②③①。根据题意,故选C。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人类利用日晷测定时刻,主要根据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长度变化规律为先变短后变长。一天中,日影朝向有规律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①③正确。与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与晷针长度的关系和公转无关,排除②④。故选A。 5.如果该日正午晷针影子在一年中最短,那么该日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两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热量水分条件好,是作物生长旺盛的阶段,①③正确;天寒地冻,路灯处于一年中耗电较高的时段描述的是冬季,②④错误,故选C。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图1、图2,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 材料二:2021年4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20°N)成功发射。 6.天问一号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