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4702

第六课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1-1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4993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资料,政治,必修,编版,统编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下列关于这些行政区域的描述准确的是(  ) ①各行政区域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②海南省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之一 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④我国的国家主权是由各行政区域共同行使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贵州遵义期末)2024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了解当地深入推进教育工作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  )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充分赋予少数民族人民更多的自治权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二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3.(2024·江苏扬州期中)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同时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建设好广西等民族自治地方,需要(  ) A.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各民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 B.加快构建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落实国家宗教政策,鼓励支持民族地区宗教信仰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逐步地消除民族差别 4.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汉、土家、苗、瑶、侗、白、回等55个民族,而湘江新区就有53个民族。近年来,湘江新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载体方式,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一朵璀璨的民族团结之花正在湘江西岸绚丽绽放。开展这项工作的原因在于(  )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②有利于确立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民族的大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浙江嘉兴期末)位于丽水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是浙江省唯一的民族自治地方。在景宁,县自治机关(  ) ①由县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法院组成 ②同时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和自治权 ③可依法自主设立民族乡实行区域自治 ④可依法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浙江金华期末)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为少数民族挡风遮雨(  ) ①有利于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 ②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③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 ④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2024·安徽安庆期中)白族的霸王鞭是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云南省扎实推进霸王鞭的传承保护工作。云南省的做法(  ) ①行使了民族自治地方文化自治权 ②切实保护了白族的文化发展权利 ③拓展省内白族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④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三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8.(2024·黑龙江哈尔滨期中)中国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  ) A.坚持我国宗教自由化方向 B.支持所有公民信教 C.鼓励公民信仰宗教 D.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9.(2024·山东菏泽期中)2024年3月,江苏省某市爱国宗教团体组织宗教界代表人士到市烈士陵园开展“重温历史 缅怀先烈”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宗教界人士一同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听取新中国解放战争等为国捐躯的革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