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5228

第七课 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0-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1307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法治,第七,资料,政治,必修,编版
    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2024·河北保定月考)西周初期的统治者提出的“明德慎罚”思想,第一次把德政和刑罚有机融合起来,不仅塑造了西周法制文明,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代“德主刑辅”、唐代“德本刑用”、明代“明刑弼教”等思想,无不是从“明德慎罚”思想中汲取营养而形成的,这些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因时制宜。由此可见( ) ①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为中国法治作出重要贡献 ②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的 ④坚持法律与道德的统一是中华法系的显著特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山西运城月考)我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唐朝编定《唐律疏议》30卷,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成为中华法系的典范。同时,它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还超越国界,成为不少国家学习的范本。从中可以看出(  ) ①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②中华法系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 ③中国古代法律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 ④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二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3.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水和天平”“神兽和女神”都反映了人类希望通过法律去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在阶级社会里,法的本质是(  ) A.人类社会的产物 B.公平、正义 C.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 D.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4.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①制定  ②认可  ③继承  ④规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山西太原期末)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此次修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密工作成熟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 ①发挥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③能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④反映了我国全体公民的各种诉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浙江绍兴联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结合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反映的是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的政治职能比社会职能重要 ④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云南大理期中)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法所具有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下列案件中主要体现了法的社会职能的有(  ) ①2024年4月,荣某因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②2023年4月,网友王某因在朋友圈发布洪灾不实信息被行政拘留 ③2023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某科技有限公司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 ④2024年3月,中国公民赵某因从事间谍活动被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案件移送人民法院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三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8.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下列能印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