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5809

【单元素养测评】第3章 地球的运动(原卷 解析版)-2025~2026学年粤人版(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日期:2025-09-3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183607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七年级,2024版,人版,学年,2026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 地球的运动 单元素养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如图示意地球自转运动演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①四季变化 ②太阳东升西落 ③五带的划分 ④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轴垂直于经线 B.纬线相交于南北极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经线纬线长度相等 【答案】1.D 2.C 【解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产生四季的变化,①错误,AC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我们站在地球上就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②正确;五带的划分是依据地球表面不同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这是由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引起的,③错误,B不符合题意;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就会出现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且不断交替,即昼夜交替现象,④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地轴与赤道平面垂直,并非垂直于经线,A错误;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相互平行,不会相交于南北极,B错误;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C正确;经线长度都相等,而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D错误。故选C。 24小时,也就是一天,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是自转产生的现象。 在我国古代,人们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一天的时刻制作了日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晷针投影长度最短的时刻是( ) A.日出 B.正午 C.下午 D.日落 4.利用日晷测定一天的时间,主要运用的地理规律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 D.月球自转 【答案】3.B 4.A 【解析】3.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晷针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日出时影子最长,A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正午影子最短,B正确;下午影子变长,日落时影子变回最长,CD错误。故选B。 4.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日晷利用太阳在天空中转动一天的规律来测定时间,这是地球自转造成的,A正确,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故日晷的应用与地球公转、月球公转、月球自转无关,BCD错误。故选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下图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的四个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北斗卫星定位某点位置为(120°E,0°),与图中相吻合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关于图中四地,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乙位于丙的东北方向 C.丙、丁两地均位于热带 D.由于地球自西向东公转,丁比丙更早迎来日出 【答案】5.C 6.D 【解析】5.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N),向南增大为南纬(S),经度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E),向西增大为西经(W),甲点经纬度大致是(120°E,40°N),乙点大致是(140°E,30°N),丙点(120°E,0°),丁点大致是(140°E,0°),所以(120°E,0°)对应的是丙,C正确,排除ABD,故选C。 6.甲点纬度是40°N,在北半球,经度120°E,在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A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