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5910

第三单元 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397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三,单元,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导学案,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角的度量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和射线,角的认识及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 “角的认识”在教材中是分三个阶段编排的。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或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定义,学习角的度量。 本单元的教材在编排上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注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1)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1课时) (2)角的度量 (1课时) (3)角的分类 (1课时) (4)画角 (1课时) (5)练习课 (1课时) (6)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测量的技能,同时把量角和估角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来帮助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第1课时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课题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本节课内容包括对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学生操作为主,谈话启发为辅,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们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虽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是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它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型”,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小朋友的坐姿、椅子的构造等。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2.明确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理解角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学习重点 1.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 2.明确角的概念,会用角的符号表示角及掌握角的读法。 学习难点 1.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2.掌握角的组成,会判断生活中的角。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刻度尺 学具准备:刻度尺或三角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评价欣赏,引入新课。 (3分钟) 人们用线条创造了美,给大家以美的享受,你们有兴趣走进线的王国,去研究各种线条以及由线组成的角吗? 1.同学们自由交流。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答案:步骤:①首先固定一点,使刻度尺0刻度与该点重合; ②用刻度尺标出0~4厘米的两点,连接两点即为所求。 2.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答案:一条。 3.画一条直线,通过下面的两点。 答案:步骤:用刻度尺的一边同时与两点重合,沿刻度尺画直线过点A、B两点,即为所求直线。 4.图中共有几条射线? 答案:四条。 5.数一数,填一填。 ( )条线段 ( )条直线 ( )条射线 答案:6 1 8 6.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一条射线长100米。( ) (2)一条直线比一条射线长。( ) 答案:(1)× (2) × 7.判断哪个是角,在角的旁边画“√”。 答案: 二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23分钟) 1.认识线段。 (1)拿出一条线,用手拉直,在黑板上画出一条3厘米的线段。引导学生观察所画的线段,说出线段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