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5942

第五单元 第3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528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五,单元,3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导学案,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点到直线的距离不仅是学习垂直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中应注意贯通各部分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揭示本课任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2.思索探究,交流共享。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共享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学,独立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目标 1.知道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利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体会数和形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习重点 画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学习难点 画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三角尺或刻度尺 学具准备:三角尺或刻度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情境导入。 (5分钟) 1.提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特殊情况?特殊在哪儿? 2.谈话:请大家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较远处画一个点A,并利用工具经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生画图,点名到黑板上板演,指出垂足。 3.谈话: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是垂直,掌握了经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垂直的很重要的知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板书课题) 1.自由交流。 2.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指出垂足。 3.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1)画一个直角。 (2)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3)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答案:(1) (2) (3) 2.填空。 (1)在( )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 )。 (2)长方形的长和宽互相( );相对的边互相( )。(填“垂直”或“平行”) 答案:(1)同一平面 平行线相等 (2)垂直 平行 3.讨论汇报。 (1)过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画线段,能画多少条? (2)有没有最短的? (3)如果有,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答案:(1)无数条 (2)有 (3)过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画垂直的线段。 二 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22分钟) 1.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出示第59页例3第(1)问。 (1)画一画,想一想,过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画线段,你能画多少条? (2)这些线段中有没有最短的?哪一条最短呢?全班展开讨论。 (3)教师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其实就是指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探究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出示教材第59页例3第(2)问。 (1)按照题目的要求在平行线a和b 之间,任意画几条垂直线段。 (2)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1.(1)连接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任意一点,测量、比较,找出最短的线段。 (2)小组内派代表整理汇报结论:可以画无数条线段,垂直线段最短。 (3)理解“垂直线段最短”,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 2.自主探究。 (1)自由画,注意要画标准。 (2)量一量、比一比,得出所有垂直线段长度都相等。 (3)理解规律。 三 巩固练习。 (8分钟) 完成教材第59页“做一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