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2024年)科学三年级上册 《气体》教学设计 课题 2.8 气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会随容器形状变化;气体占据空间,但体积可以被压缩;气体有确定的质量。 2.能对比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理解三者的本质区别与联系。 科学思维: 1.能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特征,培养“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逻辑思维。 2.能通过对比表格归纳气体与固、液体的异同,发展分类和比较的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 1.能动手完成“纸团不湿”“注射器压缩空气”“篮球充气测质量”等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纸团没湿、活塞能推动、质量增加)。 2.能制作空气气泡,感受气体的流动性和占据空间的特点。 态度责任: 1.激发对“看不见的气体”的探究兴趣,体会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严谨性。 2.了解压缩气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气体的特征:没有确定形状、占据空间、体积可压缩、有确定质量。 难点:理解“气体占据空间”(如纸团不湿实验中,空气阻挡水进入杯子)。区分“气体体积可压缩”与“固体、液体体积难压缩”的本质区别。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情境问题 师:(出示瘪气球和鼓气球)气球鼓起来是因为里面装了什么?(生:空气)空气是气体,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固体和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那气体有吗?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气体的秘密———《气体》。 (板书课题) 师:气体藏在我们身边,比如教室里的空气、气球里的气。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找答案! 课 程 学 习 探究实践 活动一:眼前就气体的特征 任务一:气体有确定的形状吗? 1.实验1:矿泉水瓶里的气体 师:(出示半瓶水的矿泉水瓶)瓶内水面上方是空气(气体)。 改变瓶子的摆放方式(直立、倾斜、平放),观察气体的形状变了吗? 生观察:“气体的形状跟着瓶子变!直立时是柱形,倾斜时是斜的!” 2.实验2:气球里的气体 师:用绳子捆扎气球口,里面的气体形状是气球的形状。拆开绳子,让气体跑出,气体的形状还固定吗?(生操作:气体散开,形状消失) 师小结: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会随容器形状变化,甚至能扩散到空气中。(板书:无确定形状) 任务二:气体占据空间吗? 1.实验1:纸团不湿的秘密 师:(出示纸团、杯子、水槽)把纸团塞在杯子底部压实,将杯子倒扣压入水槽(水没过杯子),猜纸团会湿吗?(生猜测:会湿/不会湿) 生操作:提出杯子,纸团没湿! 师追问:如果将杯子倾斜,再拿出纸团呢?(生操作:倾斜后有气泡冒出,纸团变湿) 师引导:为什么直立时纸团不湿?(杯子里的空气占据空间,挡住了水)倾斜时空气跑出去,水就进去了。 2.实验2:漏斗倒水实验 师:用带漏斗的橡胶塞塞紧广口瓶,向漏斗倒水,水能流进瓶里吗?(生操作:水停在漏斗里,流不进) 师:怎样让水流进去?(生尝试:拔开橡胶塞,让空气跑出,水顺利流入) 小结:气体和固体、液体一样,占据空间。(板书:占据空间) 任务三:气体有确定的体积吗? 师:(出示注射器,堵住出口)按压活塞,注射器内的空间会变吗?空气的体积呢?(生操作:活塞能被压下去,空间变小)松开活塞,又有什么变化?(活塞弹回,空间变大) 生描述感受:“按压时有点费力,像在挤空气;松开后活塞自己弹回来!” 师小结:气体的体积可以被压缩或膨胀,没有确定的体积。(板书:体积可压缩,无确定体积) 任务四:气体有确定的质量吗? 师:给篮球充气,第一次充到刚好鼓起来,称质量;再多次充气,每次称质量,会发现什么? (生操作:记录数据,发现充气次数越多,篮球质量越大) 生结论:“空气有质量!充的气越多,质量越大!” 师小结:气体虽然看不见,但有确定的质量。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