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0第3题,完成教科书P113~115“练习二十五”第6、17、18、20、2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律、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并熟练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能正确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归纳、比较、分析能力,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 3.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发展符号意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知识点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梳理回顾 师:在第五单元“简易方程”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板书课题:简易方程) 【学情预设】学生看书回顾所学内容,可以说出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知识框架。) 师:你能将卡片贴在相应的标题下进行更详细地整理吗?, 指名学生上台贴卡片,完成如下框架 师:大家认为哪些内容比较难?哪些内容最容易出错?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评,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但预计大多数学生的难点会集中在“解方程”和“列稍复杂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两个方面。教师提示学生重点关注这两个内容的复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和回顾,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了解学情,为复习巩固奠定基础。 ( 【 教学提示 】 学生在回答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时,举出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律的例子,从而直观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易记的好处。 )二、复习巩固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知识回顾。 课件出示教科书P110第3题(1)。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师: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用字母表示数简明方便,要注意:在写法中,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数字与字母之间以及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 (2)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板演,全班订正。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回忆,再通过练习进一步回顾这一知识点需要注意的地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复习方程。 (1)知识回顾。 师:什么叫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预设2: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预设3: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教师有必要向学生强调,与“方程”相关联的概念比较多,这些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最核心、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什么叫方程。 (2)巩固练习。 ①课件出示习题。 ②完成教科书P110第3题(2)。 指名学生板演,全班练习,并要求学生说出怎样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师:选择一道题写出检验过程(指名学生板演),其余方程口头检验(同桌之间口答)。 【设计意图】复习简易方程,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方程,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找到一个方程需要满足的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是等式。再通过对具体式子的判断达到巩固和灵活运用的目的。学生独立解方程后教师再进行评价,目的是检验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并结合解题的过程来区分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3.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 (1)知识回顾。 师: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是什么?最关键的是哪一步?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