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7204

第三单元 第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4049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三,单元,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5例9,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和P37~38“练习八”第12~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 2.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借助计算器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师: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从“1~9”这九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别说出来。如我最喜欢的数字是“2”,就输入9个“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就能很快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你们相信吗? ( 【 教学提示 】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商,但是计算器上得出结果的小数部分位数比较多,引导学生用循环小数表示。 )学生试验,教师验证。 师:计算器是人们发明的一种使计算快捷、方便的计算工具,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较大数据,还能帮助我们发现数学计算的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用游戏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计算器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互动解疑 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例9。 ( 【 教学提示 】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商,但是计算器上得出结果的小数部分位数比较多,引导学生用循环小数表示。 ) 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快速算出这组算式的结果。 指名学生回答,给出正确答案。(教师适时板书)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除数都相同,被除数是按照1、2、3、4、5的顺序进行排列的,商都是循环小数。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些算式的商,除了都是循环小数,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规律? 【学情预设】1÷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09,9是被除数1的9倍;2÷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18,18是被除数2的9倍;3÷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27,27是被除数3的9倍;4÷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36,36是被除数4的9倍;5÷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45,45是被除数5的9倍。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规律的发现过程。 三、启思导疑 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师:大家是怎么想出答案的? 【学情预设】根据上面的规律可以知道,商是一个循环小数,而且循环节是被除数的9倍。 师:到底对不对呢?我们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 【学情预设】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上面各小题,发现得出的答案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利用规律写商”,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一组算式的商,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得到结果,并获得成就感。 四、实践应用 1.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 师:请用计算器计算前四题。(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 【学情预设】3×0.7=2.1,3.3×6.7=22.11,3.33×66.7=222.111,3.333×666.7=2222.1111。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第一个因数整数部分都是1个3,从第二个算式开始小数部分3的个数依次增加一个;第二个因数小数部分都是1个7,从第二个算式开始整数部分6的个数依次增加一个;商的整数部分都是2,而且依次增加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