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9982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学计划

日期:2025-11-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0次 大小:342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科学
  • cover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期总目标 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物质科学”“工程与技术”领域要求,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维度制定目标: 维度 具体目标 科学观念 认识木头、塑料、玻璃、金属(金、银、铜、铁、铝)、橡胶、布等常见材料,能描述“软硬、轻重、透明度、防水性、弹性、易碎性”等特征,知道“材料特性决定用———(如玻璃透明可做窗户、铜导电可做导线); 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能吸铁、镍等金属制品,具有隔物吸铁能力(可隔纸张、水、空气),吸力有大小差异,认识条形、蹄形、圆形等不同形状磁铁,知道磁铁在冰箱贴、黑板吸、磁扣笔记本等生活场景的应用; 初步感知“推力、拉力”两种常见的力,知道力具有方向(如推箱子向左/右)和大小,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拉橡皮筋变长、捏气球变形)与运动状态(使静止物体动起来、使运动物体停下来或改变方向); 认识羊角锤、老虎钳、螺丝刀(一字/十字)、扳手(开口/内六角)、钢卷尺、打孔器等常用工具,知道其基本用途(如羊角锤钉/拔钉子、螺丝刀拧螺丝),了解“工具能辅助完成手工任务”的工程基础认知; 初步建立“问题解决”的工程思维,知道工程师通过“头脑风暴”收集方案、优化设计(如悬浮式排污管、雨水收集器),理解“材料选择需匹配需求”(如雨水收集器需用防水材料)。 科学思维 能根据材料特征(如软硬、易碎性)对物品进行分类(如将杯子分为“易碎”“不易碎”两类),能根据磁铁吸物结果对材料分类(“能被磁铁吸”“不能被磁铁吸”); 能通过对比实验比较差异:如比较不同材料杯子的轻重/导热性、不同磁铁的吸力大小(隔书页数、吸回形针距离)、不同拉力下橡皮筋的长度变化,初步建立“变量与结果”的关联认知; 能进行简单因果推理:如分析“为什么用橡胶做鞋底”(防滑、有弹性)、“为什么重小车需要更大的力”(重量影响用力大小)、“为什么磁铁能隔纸吸铁”(磁性可穿透薄物); 能参与“头脑风暴”,围绕问题(如“怎样收集更多雨水”)提出多元想法,不否定他人观点,能从多个方案中初步筛选合理建议(如“集水盘越大,收集雨水越多”)。 探究实践 掌握基础观察方法:能用“看(透明度)、摸(软硬)、掂(轻重)、试(倒热水测导热性、滴水测防水性)”等感官手段描述材料特征,能观察并记录物体变化(如金属打磨后的光泽、力作用下橡皮筋的长度变化); 能完成规范实验操作:如用砂纸打磨金属棒、用磁铁隔物吸铁、用羊角锤拔钉子、用螺丝刀拧螺丝,能按教材步骤完成实验(如“小车动起来/停下来”实验:推小车、挡小车),并填写实验记录表(如“金属特性观察表”“磁铁吸力测试表”); 能开展简单调查与统计:如调查卧室/文具盒中的物品材料,用“√”标注材料类型,统计“用得最多的材料”,能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如“文具盒中塑料用得最多”); 能完成简单手工制作:如用金属丝拧三角形、用螺丝组装玩具小象、用木板/打孔器制作穿绳板、用塑料盆/吸管制作雨水收集器,能根据制作效果提出改进建议(如“穿绳板孔洞太小,用锉刀扩大”)。 态度责任 树立安全意识:规范使用工具(如用锤子时锤头远离身体、用打孔器时对准圆点),知道磁铁需远离磁卡、电子产品(避免损坏),实验操作时不伤害自己与他人; 培养环保意识:知道金属来自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能主动收集家里的废旧金属制品(如易拉罐、旧铁钉),参与金属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养成合作与分享习惯:能在小组活动中分工合作(如“操作员做实验、记录员填表格”),参与双人推拉游戏、小组头脑风暴,愿意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如“我发现铜棒比铁棒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