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0142

2025-2026学年部编版(2024)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知识点+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0次 大小:9441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中华民族,试题,知识点,抗日战争,第六
  • cover
2025-2026学年部编版(2024)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 1931年9月18日; 2、地点:沈阳; 3、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的局部抗战也从此开始。 4、张学良执行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短短四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4、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二、局部抗战开始 1、在东北坚持抗战的代表军队: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 (1936年成立,共产党领导)。代表人物:杨靖宇、赵尚志。 2、1933年,中国军队在长城一线抗击日军。在喜峰口战斗中,第二十九军杀伤大量日军。随后,冯玉祥、吉鸿昌等率部在察哈尔与日军作战,收复多伦等地。 三、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抗日救国。 2、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 国民党政府继续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3、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请愿遭到军警镇压,史称“一二·九运动”。 4、“一二·九运动”的性质:爱国救亡运动; 5、“一二·九运动”的效果: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6、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会后,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指出,目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党的任务是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1936年冬,傅作义在绥远击退日伪军进攻,共歼敌2000余人,取得百灵庙大捷,令国人振奋。 三、西安事变 1、1936年12月12日(民国25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之后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蒋介石答应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③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 民国X年+1911=公元Y年 公元Y年—1911=民国X年 第 17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七七事变 1、1937年7月7日,日军要求进入宛平城遭拒,之后进攻宛平城。驻守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失陷,赵登禹、佟麟阁将军殉国。 二、淞沪会战 1、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2、英雄人物:姚子青(五百壮士守宝山)、谢晋元(四百壮士守四行仓库)。 3、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参战。 4、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之后,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 1、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担任军长。 2、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讲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四、南京大屠杀 1、时间: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中国军民被屠杀人数:超过30万人。 第18课,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国民党指挥的战斗)和敌后战场(共产党 指挥的战斗) 一、正面战场的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