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5.2 城镇与乡村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海鸥岛是一个内陆岛屿,位于珠江口南侧,面临狮子洋。岛上风景优美,环境清幽,成为周边居民郊游的好去处。读图1、图2,完成1—2题。 1、图中的聚落景观反映的是 ( ) A.城市 B.牧场 C.林场 D.渔村 2.下列哪项地理条件有利于海鸥岛聚落的形成 ( ) A.地形崎岖 B.水源充足 C.交通不便 D.土地贫瘠 大岭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西南,珠江狮子洋水道西岸。村落选址背山面水,形成“山—水—村—田”聚落格局,具有典型的岭南水乡特色,村里还保留着很多极具岭南特色的蚝壳屋。读图1、图2,完成3—5题。 3.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土壤 B.河流 C.气候 D.矿产 4.番禺区政府很注重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民居易地搬迁,发展特色旅游 B.恢复原貌,维持传统生活方式 C.保护民居特色,传承地域文化 D.大量改造,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5.蚝壳屋建墙时蚝壳以约45°倾角向下排列的主要原因是 ( ) A.平整美观 B.保温隔热 C.坚固耐用 D.利于排水 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大多依山坡而建,背风向阳,墙壁用石头垒砌,墙体厚,窗口很小。读青海省碉房景观图,完成6—7题。 6.传统碉房墙体厚、窗口小的主要目的是 ( ) A.阻挡沙暴 B.稳固墙体 C.防风避寒 D.防止雨水 7.影响图示碉房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水源 B.气温 C.降水 D.地形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深受环境的影响。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均表示乡村聚落。结合下图,完成8—9题。 8.甲、乙、丙三处聚落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 A.靠近公路 B.靠近草场 C.靠近资源产地 D.靠近河流 9.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聚落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9世纪末,石家庄的前身还只是一个小村庄,村民只有500多人,随着石太铁路、石德铁路、京广铁路的修建,石家庄逐渐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成为河北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人口超过1 000万。读石家庄城市演变图,完成10—11题 10.根据材料,促进石家庄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矿产资源 B.交通状况 C.旅游开发 D.军事防卫 11.石家庄发展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A.聚落性质 B.聚落规模 C.聚落职能 D.聚落名称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窗户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这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也是地方文化的缩影。苏州园林小巧玲珑,精美的花窗犹如园林的“眼睛”,开阔视野。如图为苏州园林的花窗,据此回答12—13题。 12.苏州园林的花窗发挥的作用主要是( ) A.通风散热 B.增加降水 C.防风防沙 D.方便交通 13.为了保护苏州园林,下列行为合理的是 ( ) A.扩大游客规模 B.拆除景区陈旧建筑 C.改造成现代风格 D.积极宣传园林文化 喜欢旅游的小明在我国某地看到一种传统民居———蚝宅”。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蚝壳整齐地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据此完成14—15题。 14.最初建造“蚝宅”时 ( ) ①当地是乡村②当地是城镇③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工业生产④当地居民大多从事海洋渔业生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①以高原为主 ②以沙漠景观为主 ③气候湿热 ④动植物种类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如图示意中纬度某地区的地形,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 ) A.甲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