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 《我喜欢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与课时作用 本课选自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动物好朋友》,是单元的核心基础课。单元围绕 “动物” 主题展开,前承 “观察动物特点”,后启 “动物场景创作”“动物手工制作”,本课承担 “建立‘观察 — 表现’关联” 的关键作用 ———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外形、动态、花纹等特征,用线描、涂色等基础美术形式表现 “喜欢的动物”,为后续复杂创作奠定观察与表现基础。 (二)教材内容构成 教材第 28-31 页围绕 “我喜欢的动物” 呈现三大核心内容: 动物特征观察模块:包含 “常见动物高清图片”(如小猫、小狗、小兔、大象、孔雀),标注关键特征(小猫:三角形耳朵、圆眼睛、胡须;孔雀:扇形尾屏、细长脖子),引导学生从 “头 — 身体 — 四肢 — 特殊部位” 拆解观察; 学生作品示例模块:展示 3 幅同龄学生作品 ———线描小猫(用曲线画身体、短线画胡须);②水彩笔涂色小兔(粉色身体、白色肚皮,添加胡萝卜道具);③创意大象(给大象耳朵画花纹、背上画小房子),体现 “写实 — 创意” 的表现梯度; 创作提示模块:配文 “1. 先画动物的大轮廓(头和身体);2. 添画眼睛、耳朵、四肢等细节;3. 用喜欢的颜色涂色或画花纹”,并附 “轮廓起形步骤图”(圆形头→椭圆形身体→连接四肢),降低创作难度。 (三)教材编写意图 能力培养:通过 “观察图片 — 分析特征 — 参考示例 — 尝试创作” 的流程,培养学生 “图像识读”(看懂动物特征)与 “美术表现”(用画笔表现特征)能力; 情感渗透:借助 “喜欢的动物” 主题,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渗透 “爱护动物、与动物友好相处” 的情感; 学段适配:内容设计贴合二年级学生 “具象思维为主、喜欢可爱形象、动手意愿强但技巧有限” 的学情,示例作品简洁易懂,创作步骤清晰,避免复杂技法要求。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维度 具体目标 图像识读 1. 能观察教材中的动物图片,说出 1-2 种喜欢的动物(如小猫、小兔)的外形特征(如 “小猫有三角形耳朵、长胡须”“小兔有长耳朵、短尾巴”);2. 能看懂教材中学生作品的表现方法(如 “用曲线画小猫身体”“给小兔涂粉色”),区分 “写实表现”(如线描小猫)与 “创意表现”(如带花纹的大象)。 美术表现 1. 能参照教材 “轮廓起形步骤图”,用铅笔在画纸上画出喜欢动物的大轮廓(头 + 身体 + 四肢),比例基本协调(如头不大于身体 2 倍);2. 能添画动物的关键细节(如眼睛、耳朵、花纹),并用彩笔涂色(或线描装饰),颜色搭配不杂乱;3. 能尝试添加 1 个简单道具或背景(如给小兔画胡萝卜、给小猫画小窝),丰富画面内容。 审美判断 1. 能对比教材中不同动物的外形特点,说出 “小猫的灵活”“大象的粗壮” 等直观审美感受;2. 能欣赏同龄学生作品(教材示例),说出 “我喜欢这幅小猫画,因为胡须画得很像”“这幅大象画的花纹很好看” 等评价,初步形成审美表达。 创意实践 1. 能在教师引导下,突破 “写实” 限制,为动物设计 1 个创意细节(如给小狗画带斑点的衣服、给孔雀尾屏画爱心花纹);2. 能大胆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说说 “我给小兔画了蝴蝶结,因为我觉得这样更可爱”。 文化理解 1. 能通过教材中的 “动物与人类” 小专栏,知道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如不欺负流浪猫、给小鸟喂食物);2. 能举例说出 “动物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小狗能看家、小猫能捉老鼠),理解 “人与动物共生” 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观察与识别动物特征:能结合教材图片,准确说出喜欢动物的 “头、身体、四肢、特殊部位”(如小猫的胡须、小兔的长耳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