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岩浆岩 只能由岩浆直接生成 如花岗岩(侵入岩)和玄武岩(喷出岩) 侵入岩坚硬致密,喷出岩有气泡 沉积岩 外力作用生成,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 变质岩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 如大理岩(石灰岩转化)、板岩(页岩转化) 、片麻岩(花岗岩转化) 、石英岩(砂岩转化) 三大类岩石 课前回顾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标准 1.绘制背斜、向斜示意图,结合实例,认识常见的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关系。 2.通过地质剖面图、卫星影像等资料,判断岩层新老关系并推断地质构造类型。 3.结合实例,认识板块运动对全球尺度地表形态的影响。 4.以山地对交通的影响为例,认识构造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geomorphology 地质构造与地貌 目录 CONTENTS | 构造地貌的形成 Plate movement and geomorphology 板块运动与地貌 The impact of mountain on traffic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Geological topics 地质构造与地貌.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geomorphology. ……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生活中常见的地质构造 在山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裸露地表的岩层,它们有的倾斜弯曲,有的断裂错开;这些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是: 褶皱 断层 1、褶皱的形成原理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叫作褶皱 2、褶皱的分类 褶皱根据岩层形态,由背斜和向斜组成 阅读课本P27,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褶皱形成初期,背斜和向斜分别形成什么地形? 2.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褶皱形成的地形会发生什么现象?其原因又是什么? 3.对比背斜、向斜中间和两翼岩层新老关系。 2、褶皱的分类 褶皱根据岩层形态,由背斜和向斜组成: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形成 地貌; 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 地貌; 山岭 谷地 背斜 向斜 山 谷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的岩层 思考:比较图中两图图片的岩层弯曲方向和地貌状态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地质构造与地貌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外力作用导致地形倒置 褶皱———地形倒置(逆地形)地质原理 Geological principle of topography inversion 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背斜、向斜的地貌形态也会出现倒置现象 -02 A A′ B B′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外力作用下)逆地形———地形倒置 褶皱———地形倒置(逆地形)地质原理 Geological principle of topography inversion -02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褶皱受力演示 1 2 3 4 张力 挤压 地质构造与地貌 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 a、根据岩层的弯曲形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b、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 6 5 4 3 2 1 4 4 中间老 两翼新 6 5 4 3 2 1 3 3 中间新 两翼老 背斜 向斜 地层1~7由老到新 注意:一定不能按照外部地形 轮廓来判别背斜、向斜 小结:比较背斜与向斜 类型 结构特征 构造地貌(内力 ) 地形倒置(内力+外力) 背斜 向斜 岩层向上拱起,中间老,两翼新 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 山岭 谷地 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为谷地(背斜成谷) 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成为山岭(向斜成山)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