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9549

3.10《地下水》课件(25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0次 大小:116961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10,地下水,课件,25张,PPT,教案
    (课件网) 新课导入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球表面各种类型的水,你知道地表的下面也有水吗?地下水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地下水。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体 10.地下水 1.了解地下水形成过程和补充方法。 2.能运用地下水形成模型,解释地下水成因。 3.能制作水井模型,说明井水的成因。 4.意识到合理开采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一、认识地下水 1、下面这些水可能是从哪儿来的? 它们可能来自地下水。 思考、猜测: 泉水 暗河 井水 一、认识地下水 河流、湖泊、池塘、水库都属于地表水。除了地表水外,还有地下水,泉水、暗河、井水都属于地下水。其中,井水曾经是人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认识地下水 2、地下水是怎样形成的? (1)下雨时,渗透到地表下面累积形成的; (2)从地底下冒出来的; (3)和其他地方的水相通并流淌过来的。 思考、猜测: 一、认识地下水 观看视频,说说地下的水是怎样形成的? 一、认识地下水 地下的水是怎样形成的? (1)来源于空中的降水。空中降落的雨水或积雪融化的雪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形成地下水。 (2)来源于江、河、湖,江河湖水的水位只要高于地下水的水位,就会流过来补充地下水。 一、认识地下水 地下的水是怎样形成的? 由于地表土壤疏松多孔,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碎石的孔隙中,当被不易渗透水的岩层和黏土层阻挡时,便聚集起来形成地下水。 雨水 地下土层 碎石 地下水 岩石和黏土层 渗透层 含水层 不易渗透层 二、探究井水形成的原因 1、井里的水是怎么来的? 猜一猜: 可能来自于地下水 2、分析水井剖面图,在图上标注出不易渗透层、含水层、渗透层。 不易渗透层 含水层 渗透层 二、探究井水形成的原因 3、制作模型,模拟井水的形成。 观看视频,学会制作水井模型的方法。 二、探究井水形成的原因 3、制作模型,模拟井水的形成。 制作材料: 石子 沙、勺子 剪刀 大杯子 小杯子 喷水壶 二、探究井水形成的原因 制作步骤: (4)从“井”里取一些水,观察水位的变化。 (1) 在大容器底部铺约1厘米厚的碎石,将一个两头开口、四周有孔的圆筒放在碎石上。 (2)在圆筒外围依次再铺约3厘米厚的碎石和1厘米厚的沙子。这样就制成一个简易水井模型。 (3)往沙子上缓缓倒水,观察圆筒内水位的变化。 二、探究井水形成的原因 我发现: 二、探究井水形成的原因 井水是这样形成的 雨水、雪水等渗入地下,经过渗透层的过滤和渗透,在地下含水层中汇集储存为地下水,最终通过人工开凿的井眼渗出来,就形成了井水。井水被取出一部分后,地下水又会流过来补充,所以水位没有大的变化。 三、地下水的利用和补充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体。我国主要城市有一半以上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开发利用地下水,能让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河流、湖泊等地表水的依赖,拓展生活空间。 1、地下水有什么作用呢? 2、过度开采地下水有什么危害呢? 地面沉降 土地荒漠 水井干枯 地下水是有限的,过度开采又不及时补充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地面沉降、土地荒漠、井水干枯等。 三、地下水的利用和补充 3、如何补充地下水呢? 铺设透水路面 观看视频,说说如何补充地下水。 三、地下水的利用和补充 透水路面是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道路材料。能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还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维护地下水及土壤的生态平衡,能避免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地基下沉。 (1)铺设透水路面 如何补充地下水? 三、地下水的利用和补充 通过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滞留并渗透部分雨水,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直接缓解城市内涝压力。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