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0469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373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试卷,语文,考试,期中,学期
  • cover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短视频已发展成为全民化的内容媒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40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3.8%。可以说,短视频已深度嵌入当代信息传播、文化传承及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媒介化生存的重要工具。 但与之相伴的是,短视频观看成瘾已成力当下的一种社会症候。媒介成瘾并非新现象,无论是印刷、广播、电视、电子游戏,还是互联网与社交媒体,每一种新兴媒介在带来便利与娱乐的同时,也引发媒介依赖、注意力分散和自主性削弱的问题。短视频成瘾的原因并非仅来自于用户单一维度,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首先,在算法层面,持续无缝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即时需求。平台通过数据驱动的推荐系统精准捕捉用户兴趣并进行个性化推送,持续满足用户的即时需求。算法根据用户的点赞、评论、分享、观看时长等行为数据,来调整推荐策略,推送更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而在不断选代中增强平台的吸引力,形成沉浸式体验。平台通过算法帮助用户过滤掉与之兴趣无关的内容,持续推送其关注度高、互动多的某类视频,从而形成“兴趣闭环”,构建“上瘾循环”:用户看得越多,算法越精准;算法越精准,用户越容易陷入持续观看。 其次,在用户层面,容易导致自我决定幻觉的产生。算法使用似乎是对用户决策的一种“赋能”,让用户的媒介使用更加“如鱼得水”,获得高度的自主支配和控制感。包括短视频在内的大众文化消费可以用自主性、胜任感和归属感这三种心理来解释:推荐算法精准推送符合用户兴趣和偏好的内容,使用户在浏览过程中自认感受到高度的自主性。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观看内容,不会受到传统媒体内容的限制,对比之下,这种自主选择权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使用动机。而胜任感的获取,来自点赞、评论、分享等互动功能提供的即时反馈,这种正反馈机制增强了用户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激励用户持续参与和使用平台。持续的胜任感满足,虽然短期内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但也导致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性增强,难以自我控制使用时间。而归属感,可以理解关联感,即短视频平台作为社交媒体的背后逻辑。短视频平台上强大的社交互动功能进一步推动了“社交验证”的作用,即用户通过他人的反馈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和内容的质量。 这种社交互动的机制使得用户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以适应平台的互动模式,从而获得社交期待、社会认同和归属感。如此,用户在自主性、胜任感和关联感中,在频繁的“点开”“上划”中进入成瘾体验。 最后,在内容层面,形成自我强化的内容池。一方面是无法预测的内容。内容创作者生产大量趣味片段、猎奇影像或精彩瞬间。“上划”之后,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条视频是什么,可能是新闻动态、知识解析,也可能是动物萌宠、搞笑趣闻等,哪怕遇到不感兴趣的作品,手指一动就能轻易地划走。这种持续不断的“小确幸”让人深陷其中。另一方面,这些快速、密集的刺激模式符合人类大脑寻求即时满足的倾向,从而形成“内容刺———观看快感”的循环机制:观看者无需投入太多时间或精力,就能迅速获得满足感,不断刷屏能持续触发这类短周期的奖励机制。不同的内容始终围绕用户的兴趣与偏好,在间性内容中形成某种相似性的链式内容。 由此可见,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促进下,用户可以不停地“上划”观看短视频,无需思考、选择下一条内容。这种设计方式导致用户很容易进入算法与内容池作用下的流畅观看状态,产生沉浸体验,进而不断刷屏,形成近似上瘾的使用体验。短视频平台精心设计的内容推荐和情感调动,往往能够激起用户的短期愉悦和满足感;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在现代社会,用户应对社会焦虑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